受賄罪共犯的認定是怎樣的
在受賄罪的共同犯罪中,國家工作人員之間利用職務之便,實施受賄行為。成立受賄的共犯,是毋庸質疑的;國家工作人員與非國家工作人員是否構成受賄的共犯,即身份犯與無身份犯能否構成只有特殊主體資格才能構成的共同犯罪,理論界有不同的看法:
一、非特殊身份人員不能構成受賄罪的共犯。法律依據是全國人大常委會1988年1月21日《關于懲治貪污罪賄賂罪補充規定》第四條第二款規定:“與國家工作人員、集體經濟組織的工作人員或者其他從事公務的互相勾結,伙同受賄的,以共犯論處”。在本規定第一條第二款規定:“與國家工作人員、集體經濟組織的工作人員或者其他經手管理公共財物的人員相勾結?;锿澪鄣?,以共犯論處”。而1997年刑法中卻只保留了內外勾結的貪污罪共犯,即第三百八十二條第三款:“與前兩款所列人員勾結,伙同貪污的,以共犯論處”。實際上等于取消了《補充規定》對受賄罪共犯的規定。本著法無明文規定不為罪的原則,應該認定無身份犯不能構成受賄罪共犯。
二、1997年刑法雖然沒有明確規定無身份犯能否構成受賄罪共犯的問題,但在刑法分則無特別規定時,應適用刑法總-則關于共同犯罪的規定。這是總-則和分則的關系所決定的。參照共同犯罪的有關規定和分則中關于貪污罪共犯的規定,對非國家工作人員與國家工作人員相勾結,伙同受賄的,仍應以受賄罪的共犯追究其刑事責任。
受賄罪的構成要件
一、主體是特殊主體,國家工作人員,非國家工作人員不能構成本罪主體。
二、主觀方面是故意行為,過失行為不能構成。
三、侵犯的客體是國家工作人員職務行為的廉潔性。
四、客觀方面表現為行為人利用職務上的便利。受賄罪的主體和客觀方面的特征決定了它是身份犯。所謂身份犯,是指法律規定的以行為人在行為時所具有的特定身份為定罪要件或法定量刑情節的犯罪。受賄罪的身份犯顯然是定罪要件。它不同與其他一般主體構成的犯罪。它以國家工作人員作為特殊主體,非國家工作人員不能構成受賄罪。
以上就是律霸網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相關資料。綜上所述,受賄罪的共犯一般的認定情況應當從犯罪的性質,犯罪的主體,犯罪所實施的相關規定進行確定,所以共犯也是比較好辨認的。我們可以了解到如還有其他疑問,歡迎在線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精裝修樣品房是否屬于合同要約
2021-03-21眾籌和非法集資的區別
2021-02-27商標授權價格應該怎么確定
2021-03-15公司雇傭童工怎么處罰,雇傭童工罰款怎么罰
2021-01-13效力待定合同追認期限除斥期間
2020-12-05民間借貸糾紛中訴訟主體怎么確定,舉證責任怎么分配
2021-03-25離婚后探視權的時間規定
2021-01-19簽訂贈與合同應注意哪些
2020-12-18男方在女方孕期提離婚會凈身出戶嗎
2021-02-19有錢買房卻不給撫養費怎么辦
2021-02-10農村房產證確權該如何
2021-01-24協議離婚財產分割是否有效
2020-11-18怎樣投保人壽險,要注意的事項又有哪些
2020-12-18指定人壽保險受益人需要注意哪幾點
2021-01-15賠款收據及權益轉讓書能否作為保險合同終結的依據
2021-03-12新保險法細化車險理賠時效涉及的問題有什么
2021-03-04車輛發生交通事故后如何辦理車輛理賠
2021-01-04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標志管理工作
2021-03-23中國的保險法律制度
2020-12-24土地租賃合同范本(一)
2021-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