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賄罪共犯的認定是怎樣的
在受賄罪的共同犯罪中,國家工作人員之間利用職務之便,實施受賄行為。成立受賄的共犯,是毋庸質疑的;國家工作人員與非國家工作人員是否構成受賄的共犯,即身份犯與無身份犯能否構成只有特殊主體資格才能構成的共同犯罪,理論界有不同的看法:
一、非特殊身份人員不能構成受賄罪的共犯。法律依據是全國人大常委會1988年1月21日《關于懲治貪污罪賄賂罪補充規定》第四條第二款規定:“與國家工作人員、集體經濟組織的工作人員或者其他從事公務的互相勾結,伙同受賄的,以共犯論處”。在本規定第一條第二款規定:“與國家工作人員、集體經濟組織的工作人員或者其他經手管理公共財物的人員相勾結。伙同貪污的,以共犯論處”。而1997年刑法中卻只保留了內外勾結的貪污罪共犯,即第三百八十二條第三款:“與前兩款所列人員勾結,伙同貪污的,以共犯論處”。實際上等于取消了《補充規定》對受賄罪共犯的規定。本著法無明文規定不為罪的原則,應該認定無身份犯不能構成受賄罪共犯。
二、1997年刑法雖然沒有明確規定無身份犯能否構成受賄罪共犯的問題,但在刑法分則無特別規定時,應適用刑法總-則關于共同犯罪的規定。這是總-則和分則的關系所決定的。參照共同犯罪的有關規定和分則中關于貪污罪共犯的規定,對非國家工作人員與國家工作人員相勾結,伙同受賄的,仍應以受賄罪的共犯追究其刑事責任。
受賄罪的構成要件
一、主體是特殊主體,國家工作人員,非國家工作人員不能構成本罪主體。
二、主觀方面是故意行為,過失行為不能構成。
三、侵犯的客體是國家工作人員職務行為的廉潔性。
四、客觀方面表現為行為人利用職務上的便利。受賄罪的主體和客觀方面的特征決定了它是身份犯。所謂身份犯,是指法律規定的以行為人在行為時所具有的特定身份為定罪要件或法定量刑情節的犯罪。受賄罪的身份犯顯然是定罪要件。它不同與其他一般主體構成的犯罪。它以國家工作人員作為特殊主體,非國家工作人員不能構成受賄罪。
以上就是律霸網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相關資料。綜上所述,受賄罪的共犯一般的認定情況應當從犯罪的性質,犯罪的主體,犯罪所實施的相關規定進行確定,所以共犯也是比較好辨認的。我們可以了解到如還有其他疑問,歡迎在線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客戶欠公司貨款格式怎樣寫
2021-02-08事故認定書如何開具
2020-11-20嫖娼未遂怎么處罰
2020-12-20財產損失鑒定報告需要提供的資料清單有哪些
2021-03-13筆跡鑒定是否有權知道結果
2021-02-13債權人申請破產重整需要提交申請書嗎
2021-03-12離婚房產糾紛如何解決
2020-12-18關于建筑糾紛工程量鑒定的規定
2020-11-14喪失繼承權會造成哪些影響
2020-12-06集資房與經濟適用房的區別
2020-11-28勞動合同常識
2021-03-05成立小型勞務公司需要什么條件
2021-03-17無證駕駛肇事保險公司應當賠償
2021-02-21如何確定保險合同的保險期限起算時點
2021-02-24保險公司緣何敗訴
2021-03-26如何改變觀念提升網絡保險品牌
2021-01-24保險法對維護保險標的安全基本規則有哪些規定
2021-03-02借車給別人出了事保險公司賠嗎
2021-01-15保險代理人能為客戶提供的服務有哪些
2021-02-16機動車第三者責任保險制度探討
2021-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