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法律中有規定職務犯罪可以假釋,但會嚴格審理假釋申請。
二、目前我國適用假釋的規定如下:
為確保依法公正辦理減刑、假釋案件,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監獄法》和其他法律規定,結合司法實踐,制定本規定。
第一條 減刑、假釋是激勵罪犯改造的刑罰制度,減刑、假釋的適用應當貫徹寬嚴相濟刑事政策,最大限度地發揮刑罰的功能,實現刑罰的目的。
第二條 對于罪犯符合刑法第七十八條第一款規定“可以減刑”條件的案件,在辦理時應當綜合考察罪犯犯罪的性質和具體情節、社會危害程度、原判刑罰及生效裁判中財產性判項的履行情況、交付執行后的一貫表現等因素。
第三條 “確有悔改表現”是指同時具備以下條件:
(一)認罪悔罪;
(二)遵守法律法規及監規,接受教育改造;
(三)積極參加思想、文化、職業技術教育;
(四)積極參加勞動,努力完成勞動任務。
對職務犯罪、破壞金融管理秩序和金融詐騙犯罪、組織(領導、參加、包庇、縱容)黑社會性質組織犯罪等罪犯,不積極退贓、協助追繳贓款贓物、賠償損失,或者服刑期間利用個人影響力和社會關系等不正當手段意圖獲得減刑、假釋的,不認定其“確有悔改表現”。
罪犯在刑罰執行期間的申訴權利應當依法保護,對其正當申訴不能不加分析地認為是不認罪悔罪。
第四條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認定為有“立功表現”:
(一)阻止他人實施犯罪活動的;
(二)檢舉、揭發監獄內外犯罪活動,或者提供重要的破案線索,經查證屬實的;
(三)協助司法機關抓捕其他犯罪嫌疑人的;
(四)在生產、科研中進行技術革新,成績突出的;
(五)在抗御自然災害或者排除重大事故中,表現積極的;
(六)對國家和社會有其他較大貢獻的。
第(四)項、第(六)項中的技術革新或者其他較大貢獻應當由罪犯在刑罰執行期間獨立或者為主完成,并經省級主管部門確認。
我國的法律也會在各個方面都規范著公民的行為,如果國家政府的公職人員出現利用職務之便,進行貪污受賄等不法的行為,不僅會侵犯到國家的利益,同時也會給社會的環境帶來惡劣的影響,在這里也是提醒大家,在發現公職人員的不法行為后,一定要及時到相關部門進行報案。
假釋是什么意思,申請假釋的條件是什么?
減刑假釋最新規定細則是怎樣的
辦理假釋需要哪些條件?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汽車肇事司機不接電話怎么調解
2020-11-20驅逐出境適用哪些范圍
2020-12-30贈予合同的贈予人有哪些法律義務
2020-11-23土地使用權出讓的對象是誰
2021-02-16事實婚姻關系的處理方法有哪些
2021-02-28什么是應付票據貼現
2021-02-012020年最新死緩最少服刑多少年
2020-12-22哪些情況下可以中止行使探望權
2020-12-29交通事故傷殘鑒定材料
2021-02-01交通事故糾紛
2021-01-11買房征信報告有效期多久
2021-01-01有酒駕記錄對信用有什么影響嗎
2021-01-29欠款房咋交易律師為你支招
2021-01-13勞動合同變更是什么,勞動合同變更有補償嗎
2021-03-02人事代理
2020-12-27什么是產品責任險
2021-01-03保險合同效力變更的內容是什么
2021-02-03沒有按時交保費能否得到保險賠償
2020-12-18被保險車無證駕駛保險公司能否免責?
2021-01-18以房養老保險方式是不是合法的
2021-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