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斷不作為是否成立
違法的行政不作為是指行政主體有積極實施法定行政作為的義務,并且能夠履行而未履行的狀態。此定義主要有以下:
首先,行政不作為違法必須以行政主體具有法定義務為前提。這種法定義務是法律上的行政作為義務,不是其他義務。行政作為的義務來源于法律的明確規定,根據中國的行政組織法,各行政機關都有法定職責,同時,也有要求行政機關在履行法定職責時遵守法定程序的義務。在實體上的行政義務,主要是要求行政機關對行政相對人應盡到保護的職責;在程序上的義務,由于中國行政程序法典尚未出臺,行政程序的法定義務主要散見于各單行法律、行政法規及行政規章中,如行政處罰法中規定的行政機關在實施行政處罰過程中的表明身份的義務,告知的義務,聽取申辯和陳述的義務等。
其次,行政不作為違法以行政主體沒有履行法定作為義務為必要條件。行政主體的不履行法定義務表現為,行政主體沒有作出任何意思表示,或不予接受、遲延辦理。如在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面臨人身權、財產權遭受侵害時,具有相應法定職責的行政機關予以拒絕或不予答復。再如行政機關對行政相對方提出的保護人身權和財產權的申請明確表示不履行或雖然未明確表示不履行但超過法定期限仍不履行,即在法定期限內,既不表示履行也不表示不履行。這里的“不履行”不是行政主體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是有履行能力卻故意未履行、延遲履行。
行政不作為表現形式
通過對近幾年來我院審理的行政不作為案件分析,行政不作為的主要表現形式有以下幾種:
1、在依申請的行政案件中,對行政相對人的申請不予受理或受理不予答復。如高谷鎮大青村四組訴彭水縣國土局不處理土地糾紛一案。
2、在依職權的行政案件中,對受害人請求保護人身權、財產權的申請或行政主體自己發現的需要立即實施救助義務的情形視而不見,置若罔聞,拖延履行行政義務。
3、在接到行政相對人的許可申請,求助申請或依職權發現相對人需要立即實施救助義務的情形后,借故擺脫,無正當理由在法定的或合理的期限內拖延履行行政義務。
4、不履行行政合同中約定的行政義務。
5、不履行基于行政主體的自身行為所派生的行政義務,如行政主體及其工作人員的行政行為被確認違法后,賠償請求人向行政主體請法語行政賠償,行政主體不予答復的行為。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進行的解答,行政不作為是指行政機關有履行義務的責任而不履行的行為,判斷行政不作為是否成立,主要看不作為的主體是否為行政機關、是否沒有履行相應的義務等。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哪些面積不應該計入公攤面積
2021-02-11公示催告流程的適用范圍
2021-02-16軍人離婚由哪個法院管轄?
2021-03-14交通事故鑒定責任還需要繳費嗎
2021-01-30房地產開發轉讓手續應該如何辦理
2020-11-13勞動合同可以代簽嗎
2020-11-17雇傭合同與勞動合同的區別有哪些
2020-11-29百萬意外保險如何選
2020-12-20產品責任險的特點有哪些
2021-03-19飛機行李延誤賠償標準是什么
2021-02-01航班取消賠償
2020-12-03購車險小心“高投低賠”
2020-12-17車主購買車險后哪些情況下保險公司不賠
2020-12-09保單遺失,保險公司能拒賠嗎
2021-01-30保險受益權的權利范圍
2020-12-09什么時候發土地承包經營權證
2021-03-25農村開荒地能不能建房
2020-12-21村委會非法轉讓土地如何處罰
2020-11-20有地契的房子拆遷怎么補償
2021-01-25農村舊房拆遷,每平給1000左右補助,合理嗎
2021-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