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罪主體私分國有資產罪的主體是單位,自然人不能成為本罪的主體。關于本罪的主體是自然人還是單位,通常有兩種意見,一種意見認為,本罪是自然人犯罪而不是單位犯罪,集體私分國有資產罪雖然是經集體研究決定或負責人員決定實施的犯罪,具有單位犯罪的某些特點,但是這種犯罪并不是為單位整體謀取非法利益,而是為單位個體謀取非法利益,也就是說,它是一種自然人以單位的名義,為個人(不限于本人)非法占有國有資產而實施的犯罪,與謀利性是單位犯罪的必備條件不相符合。因此,刑法只規定對自然人追究刑事責任,而沒有對單位規定處罰。另一種意見認為,本罪是單位犯罪,而不是自然人犯罪。贊同第二種意見,理由是:第一,刑法第三百九十六條規定:“國家機關、國有公司、企業、事業單位、人民團體,違反國家規定,以單位名義將國有資產私分給個人,——”這就說明,集體私分國有資產罪的主體是特殊主體,即國家機關、國有公司、企業、事業單位、人民團體,個人不能獨立構成本罪。第二,謀利性不是單位犯罪的必備條件,不可否認,單位犯罪一般是為了謀取單位的非法利益,但并不是所有的單位犯罪都是為了謀取本單位的利益,從修訂后的刑法看,有些單位犯罪其主觀上不要求謀取利益,如單位非法出借槍支罪等。第三,從單位犯罪處罰原則的規定看,刑法第三十一條規定:“單位犯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并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判處刑罰。本法分則和其他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這就是說,如果刑法分則和其他它法律規定單位不適用兩罰原則的,就不能對單位判處罰金,而只能追究單位有關責任人員的刑事責任。第四,從私分國有資產罪的主觀目的來看,是以單位名義,以單位分配的形式將國有資產分發給個人,而不是為單位整體謀取利益,故并不要求對單位判處罰金。第五,經集體研究決定或者由負責人決定后實施犯罪行為是構成本罪的根本特征。私分國有資產罪私分國有資產罪,是指國家機關、國有公司、企業、事業單位、人民團體,違反國家規定,以單位名義將國有資產集體私分給個人,數額較大的行為。
上面提到的就是律霸網小編為你介紹的“私分國有資產罪主體”的法律知識。私分國有資產罪的犯罪主體一般來說就是單位,私分國有資產罪在比較嚴重大的時候是要進行坐牢的,私分國有資產罪的相關內容在本文已經解釋。律霸網律師歡迎您來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2020年最新征地補償標準是什么
2020-11-15企業律師是專職律師嗎
2021-02-11商賬追收機構的工作范圍是什么
2021-02-17船舶買賣合同可以約定管轄嗎
2020-11-29出租人您清楚自己的責任和權利嗎?
2021-03-11競業限制補償金標準有何規定
2021-02-04休病假多久就解除勞動合同
2020-11-20新《集體合同規定》注重對女職工特殊保護
2020-12-10壽險合同成立之后能否變更
2021-01-04國外飛機延誤賠償是怎么樣的
2021-03-09買了自燃損失險,車輛著火了,就一定能得到賠償..
2021-02-20保險合同的體現形式包括了哪些
2020-11-28投保人在法律上有什么規定
2020-11-22保險公司超過判決書規定日期不給錢有什么辦法
2021-02-10保險代理人的資格條件有哪些
2021-01-20特殊家財險的一個經典案例
2021-01-23什么是被保險人
2021-02-05人壽保險保險費的繳費方式
2020-11-23土地出讓金的是什么,土地出讓金的返還方式有哪些
2020-11-13因地鐵拆遷,拆遷補償不合理,可以拒絕拆遷嗎
2020-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