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非國家工作人員行賄罪的構成要件是什么
1、主體要件
本罪的主體是一般王體。既可以是國家工作人員,也可以是一般公民;既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企事業單位、機關、團體等法人;既可以是中國公民,也可以是外國人。
2、主觀要件
本罪主觀上為故意,并具有謀取不正當利益的目的。行賄的目的在于使公司、企業的工作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為自己謀取不正當利益。至于謀取的是個人還是單位的不正當利益,所謀求的不正當利益是否實現,均不影響行賄罪的成立。
3、客體要件
本罪侵犯的是復雜客體,即國家對公司、企業的正常管理秩序和市場競爭秩序。對公司、企業人員行賄行為違背誠實信用、公平自愿的原則,違反國家規定,直接破壞市場經濟公平競爭機制以及市場經濟的有序性、規范性。
4、客觀要件
本罪在客觀上表現為謀取不正當利益,給予公司、企業的工作人員以財物數額較大的行為。
支付回扣、手續費是本罪客觀方面的主要表現形式。
回扣是商品買賣或服務活動中,賣方從其賣得的價款中返還給買方的一部分款項。
手續費是指傭金以及買賣雙方當事人、居間人所得的傭金、回扣性質以外的報酬。
本罪的認定
區分罪與非罪的界限,應當注意以下三個問題:
一是關于行賄的數量標準。根據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案件追訴標準的規定,為謀取不正當利益,給予公司、企業工作人員以財物,個人行賄數額在1萬元以上的,單位行賄數額在20萬元以上的,應予追訴。
二是應當重點調查行為人給公司、企業工作人員行賄的財物數額是否達到上述要求,如行賄數額不大,則屬于一般違法行為。
三是行為人的犯罪目的必須是為謀取不正當利益。如行為人出于謀取正當利益,或出于親屬、朋友間的單方面贈與目的,則不構成犯罪。
本罪與行賄罪的界限
二者的區別在于:
1、侵犯的客體不同。前者侵犯的客體是公司、企業正常的管理秩序,后者侵犯的客體是國家機關、單位的正常管理活動。
2、犯罪對象不同。前者的犯罪對象是公司、企業的工作人員,后者的犯罪對象是國家工作人員。
本文旨在傳播更多信息,無任何商業用途,如有侵權請告知。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簽三年合同違約金多少
2020-11-25判無期徒刑可以探監嗎
2020-12-05辭職了老板拖工資怎么辦
2020-12-01江蘇對54家機構停止委托司法鑒定,超期怎么辦
2021-02-13只有購房合同的房子法院能保全嗎
2021-03-09入職半天就走的原因是什么
2021-03-05工會委員能否無故解除合同
2021-02-14實習期毀約有什么后果
2021-01-11海上貨物運輸保險免責條款效力爭議案
2021-03-14人身保險公司有什么權利嗎
2021-03-17“觀察期”出險不理賠
2020-11-16工程質量保險代替巨額賠償嗎
2021-03-10車撞自家人保險賠不賠及其依據是什么
2021-02-05保險到期出過車險事故沒處理完,換家保險可以嗎
2020-12-20什么叫做保險中的責任限額
2020-12-05關于印發《上海外資保險機構暫行管理辦法》的通知
2020-12-24選擇保險公司三要素
2020-12-10房屋拆遷安置有哪些方式
2021-02-11住宅用作經營是不是就是住改非了
2021-01-03小微企業拆遷補償包括哪些項目
2020-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