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影響力受賄罪與介紹賄賂罪有什么區別
1.利用影響力受賄罪與介紹賄賂罪—主觀方面不同:
利用影響力受賄罪的主觀方面為直接故意,表現為該行為人認識到自己是某國家工作人員的關系密切人,與該國家工作人員有著特殊的關系,足以讓第三人相信其能夠利用該國家工作人員的職務行為或該國家工作人員職權或地位形成的便利條件,通過其他國家工作人員職務上的行為,為請托人謀取不正當利益,即認識到其是在以某種方式利用該國家工作人員的職務便利,為請托人謀取不正當利益,并且希望請托人能夠給付財物或自己會主動向請托人索賄。而介紹賄賂罪在主觀方面屬于故意,即明知是在為受賄人或者行賄人牽線效勞,促成賄賂交易。
2.利用影響力受賄罪與介紹賄賂罪—客體不同:
利用影響力受賄罪的客體就是該罪所侵犯的社會關系。利用影響力受賄罪的主體雖然不是國家工作人員,但其與國家工作人員有著特殊關系,實質上是變相或間接利用國家工作人員的職務便利。
介紹賄賂罪侵犯的客體是國家公職人員及其他公務人員職務行為的廉潔性。介紹賄賂行為人通過替受賄人與行賄人雙方溝通關系、撮合條件,從而使得行賄人可以向受賄人給付財物,達到滿足雙方各自利益的目的,從而獲取“權錢交易”、“以權謀私"的結果。介紹賄賂、行賄、受賄這三種行為是緊密聯系的,他們的行為都侵犯了國家工作人員的廉潔性。
3.利用影響力受賄罪與介紹賄賂罪—主體不同:
利用影響力受賄罪的主體是國家工作人員的近親屬或者其他與該國家工作人員關系密切的人,及離職的國家工作人員或者其近親屬以及其他與其關系密切的人。
介紹賄賂罪的主體是一般主體,即任何具備刑事責任能力的人,均可成為本罪的主體。既包括國家公職人員及其他公務人員,也包括非公職人員。
4.利用影響力受賄罪與介紹賄賂罪—刑事處罰不同:
利用影響力受賄罪的處罰為,數額較大或者有其他較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或沒收財產。
介紹賄賂罪的處罰為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介紹賄賂人在被追訴前主動交代介紹賄賂行為的,可以減輕處罰或者免除處罰。
利用影響力受賄罪與介紹賄賂罪是兩個類似卻又存在區別的犯罪。兩者最大的區別在于對社會的危害性不同。從兩罪處罰的不同可以看出,利用影響力受賄罪是對社會危害更為嚴重的犯罪,介紹賄賂罪則是對社會危害較小的犯罪。在此律霸小編提示大家,兩罪處罰上存在區別的原因在于介紹賄賂罪的主體只是起一個介紹作用,而利用影響力受賄罪的主體則是利用自己的關系幫助他們實現犯罪。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涉及農村集體土地行政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
2021-03-09清算組負責人的作用是什么
2021-01-31喪葬費全由配偶繼承嗎
2021-01-04監視居住可以用手機嗎
2021-01-20老年人的立遺囑權應該如何保護
2020-11-18約定僅對租金負連帶責任是否有效
2021-02-08申請法官回避的時限
2020-12-16協議離婚,如何要回我的買車資格
2021-01-30什么合同為格式條款合同
2021-02-09企業合并 勞動關系轉移
2021-02-17請長假會被辭退嗎
2021-02-27工費必須繳納嗎
2021-02-13勞務派遣協議范本
2021-01-16勞務外包協議范本是怎樣的
2020-12-04飛機延誤怎么辦
2021-01-06簽訂水路貨物運輸合同應掌握哪些知識
2020-12-10怎么理解委托一審法院續保保全
2021-01-26被搶新車變舊車 保險公司該不該賠
2021-03-26哪些事故保險公司墊搶救費
2021-01-26保險合同違約金有多少
2021-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