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由于目前國家還沒有制定統(tǒng)一的征地法,有關征地的法律規(guī)定主要存在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廣西壯族自治區(qū)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辦法》、《征用土地公告辦法》等法律法規(guī)中。不僅法律淵源比較零散,并且各個地方的規(guī)定和具體做法有所不同。下面簡要介紹征地工作中可能涉及的一些基本知識。
一、土地征用
什么叫土地征用呢?土地征用也簡稱征地,是指國家及地方政府基于公共利益的需要和城鎮(zhèn)化、工業(yè)化的需要,依照法律規(guī)定的程序強制將集體所有的土地收歸國有,由國家給予法定補償的行為。簡單說,原來的地是屬于村集體的,經過征地手續(xù)后,土地就屬于國家的了,國家給予相應補償。聽起來象做生意一樣,一方交貨,一方給錢。其實,征地與交易有根本區(qū)別:交易的雙方是自愿的,是平等主體之間的民事行為,主體間的權利義務受民事法律規(guī)范調整;征地則是一種具體行政行為,主體間存在著非平等的上、下級管理與被管理的關系,雙方的權利義務受行政法律或經濟法律規(guī)范的調整,在征地工作中也許還存在著被征用土地一方不自愿性和征用土地一方的強制性。
我國的土地是實行社會主義公有制,有的土地屬于國家所有,有的土地屬于集體所有?!锻恋毓芾矸ā芬?guī)定:“城市市區(qū)的土地屬于國家所有。農村和城市郊區(qū)的土地,除由法律規(guī)定屬于國家所有的以外,屬于農民集體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屬于農民集體所有?!庇捎谖覈耐恋卮嬖谥皣宜小焙汀稗r民集體所有”兩種形態(tài),國家要使用集體所有的土地來搞建設,就必須辦理征地手續(xù),把集體所有的土地轉為國家所有的土地后才能開發(fā)建設。
二、征地的基本程序
征地的程序分前后銜接的兩大塊,分別是征地的批準程序和征地的實施程序。批準程序是行政機關內部的事情,農村集體和農民不參與其中的工作,在這里僅作簡要的介紹;實施程序的每個步驟都涉及到被征用土地一方當事人的合法權益的保障問題,需要農民朋友的積極參與,故做詳細的介紹。
(一)征地的批準程序。主要分為5個步驟:
1、建設項目依法經國務院或省政府批準。
2、建設單位向市、縣政府地政部門提出建設用地申請。
3、市、縣政府地政部門審查后擬訂征用土地等方案。
4、經市、縣政府同意后逐級上報。
5、征用土地等方案依法由國務院或者省政府批準。
在這里需要指出的是,由于國家實行嚴格的土地管理制度,征地的批準權在國務院和省級政府,在廣西境內征地,只有國務院和自治區(qū)人民政府有權批準征地,并且,征用的土地之中包含有基本農田的,只有國務院才有權批準。
(二)征地的實施程序。征地的實施機關是市人民政府和縣人民政府,值得注意的是,市轄區(qū)政府雖然與縣政府同級,但法律規(guī)定市轄區(qū)政府不能作為征地的實施機關。征地的具體工作由市、縣的國土資源局承擔。征地的實施程序主要分為六個步驟:第一、發(fā)布征地公告;第二,辦理征地補償登記;第三,擬訂征地補償安置方案;第四,確定征地補償安置方案;第五,實施征地補償安置方案;第六,土地交付。
1、發(fā)布征地公告。
征地的主要公告有2個,一個是征地公告,一個是征地補償、安置方案公告。這兩個公告都非常重要,為了規(guī)范土地征用的公告工作,國土資源部專門制定了《征用土地公告辦法》,從2002年1月1日起實施。
先說第一個公告,也就是征地公告。征地公告的目的是向被征地單位告知征地的事實與辦理補償登記的機關和期限等重要內容,標志著征地實施工作的開始。如果市、縣國土資源部門未依法進行征用土地公告的,被征地方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農村村民或者其他權利人有權依法要求公告,有權拒絕辦理征地補償和安置登記手續(xù)(《征用土地公告辦法》第14條之規(guī)定)。
(1)征地公告的發(fā)布機關:市、縣政府。《征用土地公告辦法》第四條規(guī)定:被征用土地所在地的市、縣人民政府應當在收到征用土地方案批準文件之日起10個工作日內進行征用土地公告,該市、縣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負責具體實施。
(2)征地公告的發(fā)布范圍:被征用土地所在地的鄉(xiāng)(鎮(zhèn))、村。
(3)公告內容:有4個方面:①批準征地機關、批準文號、征用土地用途、范圍,②被征用土地的所有權人、位置、地類、面積③征地補償標準和農業(yè)人員安置辦法、④辦理征地補償登記的期限地點等。
(4)發(fā)布后果:公告發(fā)布后搶栽、搶種的農作物或搶建的建筑物不列入補償范圍。
2、辦理征地補償登記
(1)登記機關:征地公告指定的政府土地行政管理部門。市國土資源局或者合浦縣國土資源局按職能范圍履行登記機關之職。
(2)登記申請人:被征用土地的所有權人、使用權人。所有權人是指擁有土地所有權的村委會,或者村民小組(生產隊).使用權人一般指承包土地的人、房屋等建筑物的主人等。
(3)登記期限:征地公告規(guī)定的期限。
(4)登記所需材料:土地權屬證書、地上附著物產權證明等文件。證明土地所有權、使用權或者房屋所有權等證書,比如:1962年的“四固定”證、山界林權證、房產證等等。
(5)不辦理登記的后果:補償以市、縣國土資源局的調查結果為準??赡苡械拇寮w不同意征地,或者征地補償標準低,因此不愿意辦理登記;或者錯誤認為不辦理登記,國家的征地機關就執(zhí)行不了;或者由于特殊原因沒有在公告規(guī)定的期限內辦理登記,擔心得不到補償。這些想法是錯誤的、擔心是多余的,辦不辦理登記,都不影響征地的進行,也不影響補償,只不過補償的數額以土地部門的調查結果為準。
3、擬訂征地補償安置方案
(1)擬訂機關:市、縣政府地政部門會同有關單位實施擬訂。
(2)擬訂根據:土地登記資料、現(xiàn)場勘測結果、經核對的征地補償登記情況、法律法規(guī)規(guī)定的征地補償標準。
(3)方案內容:①被征用土地的情況②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青苗補償費、附著物補償費等事項。③被征地農民的安置方案。
(4)方案公告:市、縣政府地政部門在被征用土地所在地的鄉(xiāng)(鎮(zhèn))、村公告方案,聽取被征用土地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和農民的意見。這是征地過程中的第二個重要的公告,《征用土地公告辦法》對此有明確的規(guī)定,沒有征地補償、安置方案公告的,被征地方有權拒絕辦理征地補償、安置手續(xù)。
(5)聽證:根據國土資源部2004年1月9日頒布、2004年5月1日實行的《國土資源聽證規(guī)定》,在擬定征地項目的補償標準和安置方案報批之前,征地部門應當書面告知當事人有要求舉行聽證的權利。
所謂聽證,通俗來講,就是聽取意見,聽證會也就是聽取意見會。聽取意見有多種方式,比如說調查,開座談會,走訪等。聽證會方式能夠從程序上保證公正,聽取多方面的意見,不偏袒某一方。在聽證會上申請人提出意見后,由各方代表,也就是利益相關人,對是否同意申請人的意見進行論證,以使決策者科學、合理地作出決定。
征地補償和安置的聽證會,是征地部門聽取被征地人對補償和安置方案的意見,在綜合各方面意見后確定征地補償和安置方案。
(6)報批:由市、縣政府地政部門報市、縣政府批準。
4、確定征地補償安置方案
確定和批準機關:市、縣政府(并報省政府地政部門備案)。
在征地的過程中,經常發(fā)生村民或者村集體經濟組織對政府批準的征地補償標準有異議。村民或者村集體經濟組織對政府部門批準的征地補償標準有爭議,該如何解決?
根據我國的法律規(guī)定,村民或者村集體經濟組織可以按照下列程序解決
首先,找市政府或縣政府進行協(xié)商。力爭能夠協(xié)商解決。
其次,如果不能通過協(xié)商解決的,可以申請批準征用土地的人民政府裁決。這里需要說明的,不是申請批準補償和安置方案的市、縣政府裁決,而是批準征地的政府,即國務院或者自治區(qū)政府。
最后,如果對裁決不服的,還可以申請行政復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
5、實施征地補償安置方案
(1)組織實施機關:縣級以上政府地政部門。
(2)費用支付:在方案實施之日起3個月內支付給被征地的單位和個人,未按規(guī)定支付費用的,被征地的單位和個人有權拒交土地。
6、土地交付
被征地單位和個人應當按規(guī)定的期限交付土地。
三、征地補償、安置
(一)征地補償費用的種類
征地補償費用包括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地上附著物補償費、青苗補償費和其它補償費
1、土地補償費,是指因國家征收土地對土地所有者在土地上的投入和收益造成損失的補償。
2、安置補助費,是指因國家征收農民集體土地后,為了解決以土地為主要生產資料的并取得生活來源的農業(yè)人口因失去土地造成的生活困難,而給予的補助費用。
3、青苗補償費,是指對征收土地上生長的農作物,如水稻、小麥、玉米、蔬菜等造成損失所給予的補償費用。
4、地上附著物補償費,是對被征收土地上的各種地上建筑物、構建物,如房屋、水井、道路、管線、水渠等拆遷和恢復費用以及被征收土地上林木的補償或者砍伐費用。
5、其它補償費,是指除了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青苗補償費、地上附著物補償費之外的其他補償費用,即因征收土地給征地的農民造成的其他方面的損失而支付的費用,如水利設施恢復費用、誤工費、搬遷費、基礎設施恢復費用等。
(二)征用土地的土地補償費按照下列標準執(zhí)行:
(1)征用基本農田的,水田按其被征用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十倍補償,旱地按其被征用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九倍補償;
(2)征用基本農田以外的耕地的,水田按其被征用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九倍補償;旱地按其被征用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七倍補償;
(3)征用菜地、魚塘、藕塘的,按其被征用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八倍補償;
(4)征用防護林、特種用途林林地的,按其被征用前三年當地旱地平均年產值的九倍補償;
(5)征用用材林、經濟林、薪炭林林地,已有收獲的,按其被征用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四至七倍補償,未有收獲的,按其被征用前三年當地旱地平均年產值的三至四倍補償;
(6)征用苗圃、花圃的,按其被征用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三至四倍補償;
(7)征用輪歇地、牧草地的,按其被征用前三年當地旱地平均年產值的二至三倍補償;
(8)征用荒山、荒地、荒溝等未利用地的,按其被征用前三年當地旱地平均年產值的一至二倍補償。
上述地類按土地利用現(xiàn)狀調查結果確定。
(三)征用土地的安置補助費按照下列標準執(zhí)行:
1、征用耕地的安置補助費總額分別為:
①征用前人均耕地超過0.06公頃的,為該耕地被征用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五倍;
②征用前人均耕地超過0.05公頃不超過0.06公頃的,為該耕地被征用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六倍;
③征用前人均耕地超過0.04公頃不超過0.05公頃的,為該耕地被征用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八倍;
④征用前人均耕地超過0.03公頃不超過0.04公頃的,為該耕地被征用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十倍;
⑤征用前人均耕地超過0.025公頃不超過0.03公頃的,為該耕地被征用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十二倍;
⑥征用前人均耕地超過0.02公頃不超過0.025公頃的,為該耕地被征用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十四倍;
⑦征用前人均耕地不超過0.02公頃的,為該耕地被征用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十五倍。
2、征用林地、牧草地、養(yǎng)殖水面等其他農用地的,安置補助費總額為該農用地被征用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三至五倍。
3、征用荒山、荒地、荒灘和其他無收益的土地,不支付安置補助費。
(四)被征用土地上的青苗和附著物補償費按照下列規(guī)定執(zhí)行:
1、屬短期農作物的,按一造產值補償,屬多年生農作物的,根據其種植期和生長期長短給予合理補償;
2、林(果、竹)木有條件移栽的,應當組織移栽,付給移栽人工費和木苗損失費,不能移栽的,給予作價補償;
3、房屋及其他建筑物、構筑物,按重置價格并結合成新確定補償費,具體標準由設區(qū)的市、縣(市)人民政府規(guī)定。
對在非法占用土地上建設的建筑物、構筑物,在征地公告后搶栽搶種的農作物、林(果、竹)木和搶建的建筑物、構筑物,不予補償。
四、征地補償費的管理和使用
征用土地的補償費包括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地上附著物補償費和青苗補償費。
土地補償費屬于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的農民集體所有,由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或者村民委員會管理,其使用應當由村民會議或者村民代表會議討論決定,主要用于發(fā)展集體經濟和改善農村生產和生活條件,提高生活水平。如興辦企業(yè)、開墾耕地、土地整理和提高耕地質量,以及興辦公共設施和公益事業(yè)等。各地可以根據當地實際情況,視土地使用者或者土地承包經營者對土地的投入情況給予相應的補償。安置補助費應當用于被征土地的土地使用者或土地承包經營者的生產和生活安置。安置補助費應當支付給安置被征地的土地承包經營者或土地使用者的單位。由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統(tǒng)一安置的,安置補助費由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或村民委員會統(tǒng)一安排使用和管理;由其他單位安置的,安置補助費應當支付給安置單位;自謀職業(yè)或自行安置的,應當將安置補助費支付給被安置的個人。
地上附著物補償費,主要用于地上建筑物、構筑物的遷建等。自行拆遷的,地上附著物補償費可以支付給地上附著物所有者;如果統(tǒng)一組織拆遷或遷建的,地上附著物補償費也可以直接支付給承擔拆遷或遷建的單位。
青苗補償費和林木補償費應當支付給青苗和林木的所有者。
征用土地后,被征土地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撤銷的,可由縣、市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會同鄉(xiāng)(鎮(zhèn))人民政府對土地補償費等進行統(tǒng)一管理,用于被征地單位原農業(yè)人口的生產和生活安置。征地費用的使用應當向原農村集體組織的全體成員公布,接受監(jiān)督。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簡介:
朱星律師2009年畢業(yè)于西南政法大學,法學學士、管理學學士,中級經濟師、中級審計師,中國法學會會員,2009.07至2010.04:六盤水市廣播電視大學從事國際經濟法等課程教學工作;2010.04至2013.04在盤縣農村信用合作聯(lián)社從事授信審查、信貸主管、法律審查、風險管理等工作;2013.04至2018.05在貴州銀行從事法律、風控、內審、消保工作;2018.05至今任貴州八辯律師事務所副主任、專職律師,主攻知識產權、不動產、文化娛樂、互聯(lián)網、金融財稅、建筑工程等行業(yè)(領域)法律實務,2015起組隊研究新四板、新三版法律實務。
勞動法辭退孕婦賠償標準是什么
2021-02-02虛假訴訟的法律規(guī)定有哪些
2021-01-24設立股份有限公司的條件有什么
2021-02-08用別人的域名算侵權嗎
2020-12-13法院如何強制執(zhí)行
2020-12-28醫(yī)療糾紛撤訴訴訟費退還嗎
2020-12-21買受人遲延受領貨物造成貨物變質的,風險誰來承擔
2021-01-07公司法定代表人有哪些職務
2021-02-18勞務方簽勞動合同要注意什么
2021-02-04事實勞動關系屬于勞動關系嗎
2021-03-21使用假學歷如何處罰
2021-02-13保險公司償付能力包括什么
2020-12-30對代理收付款項及代理保險業(yè)務的理解
2020-11-21公務員被辭退是否可以領失業(yè)保險金
2021-01-19交警調解后怎么和保險索賠
2021-01-02車禍輕傷保險怎么賠償,賠多少錢
2020-12-14兩年沒檢車沒交保險現(xiàn)在想用還能車檢嗎
2021-02-01網上投保意外險得不到賠償怎么辦
2021-02-14保險代理人簽訂假合同保險公司應否擔責
2020-11-16被謀殺未指定受益人 百萬理賠金何去何從(2)
2021-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