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條傷殘人員從被批準殘疾等級評定后的第二個月起,由發給其傷殘證件的縣級人民政府民政部門按照規定予以撫恤。傷殘人員撫恤關系轉移的,其當年的撫恤金由部隊或者遷出地的民政部門負責發給,從第二年起由遷入地民政部門按當地標準發給。
第二十三條在國內異地(指非發放撫恤金所在地)居住的傷殘人員或者前往香港、澳門、臺灣定居或者出國定居的中國國籍傷殘人員,經向縣級人民政府民政部門申請并辦理相關手續后,其傷殘撫恤金可以委托他人代領,也可以委托民政部門郵寄給本人、或者存入其指定的金融機構賬戶,所需費用由本人負擔。
第二十四條在國內異地居住的傷殘人員,每年應當向負責支付其傷殘撫恤金的民政部門提供一次居住地公安機關出具的居住證明。當年未提交證明的,縣級人民政府民政部門應當經過公告或者通知其家屬提交證明;經過公告或者通知其家屬后60日內,傷殘人員仍未提供上述居住證明的,從第二年起停發傷殘撫恤金。
前往香港、澳門、臺灣定居或者出國定居的傷殘人員,縣級人民政府民政部門應當告知當事人每年向負責支付其傷殘撫恤金的民政部門提供一次由我國駐外使領館或者當地公證機關出具的居住證明,由當地公證機關出具的證明書,須經我駐外使領館認證。香港地區由內地認可的公證人出具居住證明,澳門地區由內地認可的公證人或者澳門地區政府公證部門出具居住證明,臺灣地區由當地公證機構出具居住證明。當年未提供上述居住證明的,從第二年起停發傷殘撫恤金。
第二十五條傷殘人員死亡的,從死亡后的第二個月起停發撫恤金。
第二十六條縣級人民政府民政部門依據人民法院的判決書,或者公安機關發布的通緝令,對具有中止撫恤情形的傷殘人員決定中止撫恤,并通知本人或者其家屬。
第二十七條中止撫恤的傷殘人員在刑滿釋放并恢復政治權利或者取消通緝后,經本人申請,并經民政部門審查符合條件的,從第二個月起恢復撫恤,原停發的撫恤金不予補發。辦理恢復撫恤手續應當提供下列材料:本人申請、戶口簿、司法部門的相關證明。需要重新辦證的,按照證件丟失規定辦理。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上市公司并購重組流程怎么走
2021-01-03離婚孩子探望權誰決定
2021-02-06出獄后民事賠償有效期
2021-01-10購買保障性住房的標準
2021-02-21哪些情況下要約不生效
2021-02-03公務員集資房買賣有什么限制
2021-03-12勞動爭議中約定管轄條款是否有效
2020-11-13存款保險事關錢包,12件事你必須知道
2021-01-28貨物運輸保險合同過期后貨物被盜能否獲得賠償
2021-03-10保險公司開學申請需要哪些材料
2021-03-05人身保險一年需要交納多少錢
2021-02-19投保人與被保險人的關系
2021-03-02人身保險合同常見糾紛剖析(三)
2021-01-02先理賠再治病拖垮癌癥病人
2020-12-16車險未生效可以退保嗎
2020-12-12什么情況下保險公司可拒絕賠償
2020-11-21保險公司的明確說明義務的內容有哪些呢
2020-12-16保險合同的客體包含哪些
2021-01-01保險欺詐的表現形式有哪些呢
2021-03-18公路貨運保險合同爭議案代理詞
2021-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