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是指行政執法人員,徇私情、私利,偽造材料,隱瞞情況,弄虛作假,對依法應當移交司法機關追究刑事責任的刑事案件,不移交司法機關處理,情節嚴重的行為。
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立案:
1.對依法可能判處3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死刑的犯罪法案件不移交的;
2.3次以上不移交犯罪案件,或者一次不移交犯罪案件涉及3名以上犯罪嫌疑人的;
3.司法機關發現并提出意見后,無正當理由仍然不予移交的;
4.以罰代刑,放縱犯罪嫌疑人,致使犯罪嫌疑人繼續進行違法犯罪活動的;
5.行政執法部門主管領導阻止移交的;
6.隱瞞、毀滅證據,偽造材料,改變刑事案件性質的;
7.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為牟取本單位私利而不移交刑事案件,情節嚴重的;
8.其他情節嚴重的情形。
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辦理構私舞弊犯罪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參見“濫用職權罪”說明)
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認定
區分本罪與非罪
區分本罪與國家工作人員工作失誤的界限。如果行為人主觀上不是明知,而是出于其業務知識、經驗不足,或者是調查研究不夠充分,工作作風不夠深入,思想方法簡單片面造成認識偏頗而發生的錯誤行為,即使造成一定危害后果的,一般也不構成犯罪,如果情節嚴重或者造成重大后果而構成其他犯罪的,應以其他相應犯罪論處。
區分本罪與徇私枉法
兩罪都是特殊主體,都表現為徇私枉法,都侵犯了國家機關的正常活動。但兩罪之間的區別是明顯的:
(1)主體不同。本罪的主體是行政執法人員;后罪的主體是司法工作人員。
(2)客觀行為不同。本罪是利用行政執法的職權,對依法應當移交司法機關追究刑事責任的不移交的行為;后罪則表現為利用司法職權,違背事實和法律,作刑事枉法追訴或者枉法裁判的行為。
(3)本罪侵犯的直接客體是行政機關的行政管理、行政執法活動;后罪侵犯的直接客體是司法機關的正?;顒?。
區分本罪與包庇罪
其區別在于:
1.犯罪主體不同。本罪的犯罪主體是特殊主體,即必須是行政執法人員才能構成;包庇罪由一般主體即可構成,
2.客觀方面不同。本罪必須是利用職務之便或違背職責實施的行為才構成;而包庇罪不必利用職務之便即可構成。
相信通過小編的介紹,大家對于這個問題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如果您還有其他不明白的地方,我們也歡迎您到律霸網進行在線咨詢,我們有最專業的律師為您提供法律上的幫助,來維護您的合法權益。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八級工傷賠償標準
2021-01-27遺贈扶養要滿足什么規定
2021-02-21個人合伙的條件是什么
2021-02-27把車抵押給個人借款有利息嗎
2020-12-22交通事故監護人有權簽署諒解書嗎
2020-12-17交通事故同等責任怎么賠償
2021-02-02精神損害賠償金多少
2021-01-03喪偶婦女的財產繼承是否會因子女少分
2021-01-25禁止流質契約可行嗎
2020-11-30駁回起訴該怎么辦
2021-03-21工地是雇傭關系嗎
2021-02-08員工學歷造假企業是否可以解除合同
2021-03-02工齡計算方法
2020-11-08整容手術意外有保險可買嗎
2020-12-19什么是保險理財
2021-03-05人身保險合同的概念
2021-01-14隱瞞重大病情投保的理賠時要怎樣處理
2020-11-16簽了保險合同什么情況可以解除
2020-12-17保險公司能否因肇事逃逸免責
2021-01-06保險合同起訴狀怎么寫
2021-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