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冒充國家工作人員詐騙是否招搖撞騙罪?
冒充國家工作人員詐騙顯然是屬于招搖撞騙罪,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七十九條規定,招搖撞騙罪是為謀取非法利益,假冒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的身份或職稱,進行詐騙,損害國家機關的威信及其正?;顒拥男袨?。本罪的主體為一般主體,即任何達到刑事責任年齡,具備刑事責任能力的人都可以成為本罪的主體,非國家工作人員和國家工作人員均可構成本罪。
二、與詐騙罪的界限
兩者都表現為欺騙行為,而且招搖撞騙罪也可以如詐騙罪那樣騙取財物,因而容易混淆。兩者的區別主要表現在:
(1)侵害的客體不同。招搖撞騙罪侵犯的客體主要是國家機關的威信及其正?;顒?而詐騙罪侵犯的客體僅限于公私財產權利。
(2)行為手段不同。招搖撞騙罪的手段只限于冒充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的身份或職稱進行詐騙;詐騙罪的手段并無此限制,而可以利用任何虛構事實、隱瞞真相的手段和方式進行。
(3)犯罪的主觀目的不同。詐騙罪的犯罪目的,是希望非法占有公私財物;而招搖撞騙罪的犯罪目的,是追求非法利益,其內容較詐騙罪的目的廣泛一些,它可以包括非法占有公私財物,也可以包括其他非法利益占有。
(4)構成犯罪有無數額限制的不同。只有詐騙數額較大以上的公私財物的,才可構成詐騙罪;而法律對冒充國家機關工作人員招搖撞騙罪的構成并無數額較大的要求,這是因為,這種犯罪未必一定表現為詐騙財物,而有可能是騙取其他非法利益,其嚴重的社會危害性,首先和集中地表現為由特定的犯罪手段所決定的對國家機關的威信和正?;顒拥钠茐?。盡管招搖撞騙罪與詐騙罪有上述區別,但在行為人冒充國家工作人員的身份或職稱去騙取財物的情況下,一個行為同時觸犯了兩個罪名,屬于想象競合犯。處理想象競合犯的案件應當按照從一重罪處的原則。
(5)犯罪目的的不同。
對于招搖撞騙罪的犯罪事實認定應當結合實際情況而定,在法律上,一般只要犯罪分子存在招搖撞騙的行為的,就可以按照招搖撞騙罪的相關標準來進行判罰和入罪,具體情況下應當由公安機關對相關犯罪事實進行調查取證后作出合法的認定。
招搖撞騙罪的司法解釋有什么內容
招搖撞騙罪是如何認定的
招搖撞騙罪構成要件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幫別人擔保貸款的后果
2021-01-04被人騙婚可以撤銷婚姻嗎
2021-03-03執行董事是什么意思
2020-12-01廣東省交通事故賠償標準是什么
2020-11-09監視居住可以見家屬嗎
2020-11-19婚姻自由的含義:何謂婚姻自由?
2021-02-22同居關系財產分割等糾紛可起訴
2020-11-14高度危險作業致人損害的民事責任怎么承擔
2021-03-21被取保候審了就表示結案了嗎,還會判刑嗎
2020-12-03哪些情形視為存在勞動關系
2021-01-04在公司受了傷前鑒定工傷了還是鑒定傷殘
2020-11-30不離婚房產公證給一方有效嗎
2020-12-22挪用公款罪如何認定
2021-02-05侵犯姓名權無財產損失是否需要賠償
2021-03-25工傷后可以解除勞動合同嗎
2021-01-26虛假考勤是否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2020-12-30已經履行脫密期還需履行競業限制嗎
2020-11-25競業限制幾個月可以解除
2021-01-31解除勞務合同和開除有什么區別
2020-11-24什么是人事外包
2020-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