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條對人民法院的判決、裁定有能力執行而拒不執行,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罰金。
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構成要件是什么
(一)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的客體要件
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侵犯的客體是人民法院的正?;顒?。人民法院是代表國家行使審判權的唯一機關,它對各類案件制作的判決和裁定,是代表國家行使審判權的具體形式。判決和裁定一經生效,就具有法律強制力,有關當事人以及負有執行責任的機關、單位,都必須堅持執行。即使有不同意見,也只能按照法律的有關規定,進行申訴,而不允許抗拒執行。維護這種生效的判決、裁定的權威,就是維護法律和法制的權威,就是維護司法機關的正?;顒?。
(二)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的客觀要件
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在客觀方面表現為有能力執行而拒不執行人民法院的生效判決和裁定,情何嚴重的行為。
1、要有拒絕執行人民法院生效判決、裁定的行為。所謂拒絕執行,是指對人民法院生效裁判所確定的義務采取種種手段而拒絕履行。
2、執行義務人必須具有能力執行而拒不執行。倘若沒有能力如執行義務人本身無執行財產而無法履行判決、裁定所確定的義務,則是無法、不能執行,而不是拒不執行。
3、必須達到情節嚴重,才能構成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情節尚不屬于嚴重,即使具有拒不執行的行為,也不能以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論處。
(三)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的主體要件
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主體為特殊主體,主要是指有義務執行判決、裁定的當事人、根據民事訴訟法的規定,對判決、裁定負有協助執行義務的某些個人,也可以成為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的主體。與被執行人共同實施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的行為,情節嚴重的,以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的共犯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四)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的主觀要件
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在主觀方面表現為故意,即行為人明知是人民法院已經生效的判決或裁定,而故意拒不執行,如果確因不知判決、裁定已生效而未執行的,或者因某種不能預見或無法抗拒的實際困難而無法執行的,因為不屬于故意拒不執行,所以不構成犯罪。至于行為人故意拒不執行的動機是多種多樣的,這并不影響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的構成。
要是你還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不妨向我們律霸網的律師進行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政府拆了房子不給錢怎么辦
2021-03-05行政訴訟維持判決之作出必須同時滿足什么條件
2021-01-14試用期是否計入勞動合同期
2021-01-09抵押擔保訴訟時效是否為除斥期間
2021-01-10設立普通合伙企業應當具備什么條件
2020-12-06房地產開發流程是什么
2021-02-12承攬人、定做人的義務有哪些
2021-01-26中介不退錢去哪里投訴
2020-12-18簽訂勞動合同要注意的九個事項
2020-12-23降薪是否需要變更合同
2021-02-22勞動合同主體變更需要重新簽訂勞動合同嗎
2021-03-08與職工解除勞動關系 單位有轉移檔案義務
2021-02-22內部調崗定義
2020-12-28用人單位調崗降薪合法嗎,怎么樣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2020-12-29臨時工發生工傷可以進行工傷認定嗎
2020-11-29海上貨物運輸保險人代位求償權案例評析
2020-11-26保險合同要怎么簽訂
2021-03-01增強保險監管手段
2020-12-16本案保險合同中免責條款無效嗎
2020-12-12無證駕駛肇事保險公司是否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2021-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