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損害賠償賠償金的數(shù)額,需要看當事人的具體損失,目前沒有最高數(shù)額的限制。
精神損害賠償數(shù)額的確定,依照《最高人民法院關于確定民事侵權精神損害賠償責任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條來看,應綜合以下幾方面的內容考慮:(一)侵權人的過錯程度,法律另有規(guī)定的除外;(二)侵害的手段、場合、行為方式等具體情節(jié);(三)侵權行為所造成的后果;(四)侵權人的獲利情況;(五)侵權人承擔責任的經(jīng)濟能力;(六)受訴法院所在地平均生活水平。
除了上述因素之外,還應當考慮如下幾個原則:
(一)適當考慮經(jīng)濟補償的原則。
精神損害賠償雖然可以物質賠償,但由于這種損害具有無形、抽象的特點,無法用貨幣來衡量。只要能夠達到合情合理又基本合法,能達到當事人雙方服判息訴的目的,就可算是賠償數(shù)額基本上達到適當?shù)臉藴省R虼嗽诖_定賠償責任時,要考慮諸種主客觀因素,如侵害人主觀過錯程度、侵權行為的具體情節(jié)、受害人精神損害的程度和后果、侵權行為的社會后果和社會影響,對精神損害的標準采取適當考慮經(jīng)濟補償?shù)脑瓌t。
(二)適當考慮以撫慰為主,補償為輔的原則。
這一原則是由精神損害賠償?shù)男再|決定的。精神損害不同于物質損害,這種損害往往很難象物質損害那樣可以用數(shù)字來統(tǒng)計,其損害程度無法以貨幣等價物予以度量。最高人民法院作出《解釋》規(guī)定精神損害可以物質賠償?shù)哪康模饕怯欣诰徍突?a href='http://www.bjxgfjob.com/jiechu/8.html' target='_blank' data-horse>解除受害人在精神與肉體上所遭受的痛苦,對受害人起到撫慰的作用,從而進一步保護受害人的精神權益。這就決定了精神損害賠償?shù)谋旧聿⒉皇侵饕哪康暮臀ㄒ环绞剑駬p害賠償只不過是作為一種手段,并通過在經(jīng)濟上對受害人的補償達到撫慰受害人的目的。由于我國目前正處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商品、市場經(jīng)濟不夠發(fā)達,物質尚未極大豐富,精神文明建設尚未達到高度文明,因此,在處理精神損害賠償?shù)陌讣斨校瑧獔猿謸嵛繛橹鳎?jīng)濟補償為輔的原則。從我國《民法通則》規(guī)定看,盡管侵害民事主體的姓名權、名稱權、肖像權、名譽權和榮譽權都可以用精神損害賠償,但《民法通則》同時也規(guī)定了停止侵害、賠禮道歉、消除影響、恢復名譽等責任形式,而且將損害賠償?shù)呢熑畏绞街糜谶@幾種責任方式之后,這表明,并不是所有的精神損害案件都適用損害賠償責任形式。所以,在司法實踐中,應視具體情況,首先應考慮停止侵害、賠禮道歉、消除影響、恢復名譽,對于侵權人侵權的行為方式不惡劣,社會影響不大,沒有造成明顯的精神損害后果的,一般不適用精神損害賠償。但如果對侵害他人人身權利和人格權益,情節(jié)惡劣、后果較為嚴重的,被害人在精神和肉體上遭受很大痛苦、精神利益遭受較大損失的才考慮適用精神損害的物質賠償。因此,在審判實踐中,應適當考慮“以撫慰為主,經(jīng)濟補償為輔”原則,防止“只撫不賠”和“只賠不撫”兩個極端。
(三)適當考慮精神損害的賠償數(shù)額應有所限制原則。
這一原則是上一原則的引伸。正因為精神損害賠償?shù)男再|是一種撫慰性的,目的主要是撫慰受害人的。精神損害用物質來賠償?shù)谋旧聿皇悄康模虼司蜎Q定了在確定精神損害的賠償數(shù)額時并非毫無限制。在當前,我國立法確認精神損害賠償起步較晚,審判實踐中又缺乏經(jīng)驗,且我們國家實行低工資高就業(yè)的制度,公民的收入偏低,如果不對精神損害賠償數(shù)額有所限制,一味滿足受害人的要求,這是不符合中國的國情的。因此,適當考慮精神損害的賠償數(shù)額有所限制原則,不但很有必要,而且在審判實踐中是可行的。
(四)適當賦予法官對精神損害賠償數(shù)額酌量處理的原則。
這一原則賦予了法官在處理精神損害賠償案件時的自由裁量權,即由合議庭或獨任審判員行使自由裁量權確定具體案件的賠償數(shù)額。所謂自由裁量權,是指法律賦予法官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對案件靈活處理的權力。由于精神損害賠償案件情況各異,且全國各地經(jīng)濟發(fā)展水平不均衡,對精神損害賠償規(guī)定一個統(tǒng)一的標準是極其困難的,如廣東人大制定的地方性法規(guī)中,將消費者權益受到侵害要求精神損害賠償?shù)钠瘘c規(guī)定為人民幣5萬元以上;而上海市高級法院的規(guī)定,賠償精神損害的最高數(shù)額不得超過5萬元人民幣。同時,精神損害并不象財產(chǎn)損害那樣容易判斷,它具有抽象性和無形性的特點。由于精神損害與物質賠償之間無內在的比例關系,人的精神損害目前無法采用金錢來精確計算,加上我國經(jīng)濟、社會和文化發(fā)展所固有的地區(qū)不平衡。因此,在進行精神損害量的評價和確定精神損害賠償數(shù)額時必須予以法官自由酌量的權力。按照這一原則,法官在審理案件的過程中,可以依據(jù)公平、合理、合法的原則,根據(jù)案件的客觀事實,綜合分析各種因素,諸如侵害人的過錯程度、侵權的性質、目的、手段、方式、經(jīng)濟狀況,受害人的性別、年齡、社會地位、家庭狀況以及損害的后果、當?shù)氐慕?jīng)濟水平、地方風俗習慣等酌量確定是否采取經(jīng)濟賠償方式及賠償數(shù)額。當然,法官對精神損害賠償數(shù)額擁有自由裁量權,適用自由心證原則,必須在最高人民法院作出《解釋》規(guī)定第八條和第十條的內容中進行自由裁量,以減少或降低自由裁量的主觀性和任意性。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十級傷殘等級評定標準和賠償標準是怎樣的
2021-02-042020年繼承不用公證了嗎
2021-01-26違法記錄算個人隱私嗎
2021-03-24男女之間是什么法律關系
2020-12-13發(fā)生交通事故訴訟糾紛要做些什么
2020-11-13把銀行卡借給別人走賬犯法嗎
2020-12-07非法侵入住宅罪立案標準和犯罪構成
2020-12-14單位未蓋章的競業(yè)限制協(xié)議效力
2021-03-09企業(yè)辭退員工需謹慎 違法辭退需賠償- 溫明律師
2020-12-27勞務派遣的員工致害由誰擔責
2020-12-10勞動爭議調解的程序
2021-02-16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如何設置?
2021-02-20意外傷害保險理賠范圍是怎樣的
2021-03-26因罷工飛機航班取消轉機一天怎么賠償
2021-02-20乘客沒有買航延險航班延誤能獲賠嗎
2021-03-01保險合同的概念是什么
2021-01-17追尾責任認定保險理賠誤工費
2020-12-25保險合同違約和侵權的區(qū)別是什么
2021-02-26保險欺詐是什么意思
2021-03-01保險誤區(qū):買熟人的保險放心
2020-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