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4月,江蘇省南京市某環境衛生管理所汽車駕駛員徐某,在工作時間倒車時,將正在卡車后面幫助關車門的張某撞傷,醫院診斷為左骨盆骨折,后尿道損傷。經法醫鑒定,結果為:因外傷致陰莖勃起功能障礙。張某的妻子王女士認為,自己作為張的合法妻子,丈夫因車禍喪失性功能,使自己的生理及心理健康受到了嚴重傷害,今后將陷入漫長的、不完整的夫妻生活。于是,夫妻二人共同以環境衛生管理所為被告起訴,要求賠償各項損失152700元,其中包括性權利損害的精神損害賠償。
根據最高法院《關于確定民事侵權精神損害賠償責任若干問題的解釋》的規定,受侵害人張某可以要求因健康權遭受侵害而獲得適當的精神損害賠償,而對其配偶王女士因此受到的精神傷害,法律并無明文規定,是否支持也引發了爭議。而近年來,如該案中“配偶權”、“生育權”一詞出現在了因第三人對夫妻生育權造成侵害的案例逐漸增多。這正體現了我國社會法治程度的提高和公民對自己人身權利的法律認知度的深化。同時,法律也有必要對一般侵權行為和干擾婚姻關系的侵權行為予以區別對待。
《美國侵權行為法重述》(第二次)明確規定,干擾家庭關系侵權案件包括直接干擾婚姻關系、間接干擾婚姻關系、直接干擾父母子女關系和間接干擾父母子女關系四種。其中,直接干擾婚姻關系的侵權案件如離間夫妻感情、導致夫妻一方與他方分居或導致一方拒絕回復與他方共同生活、與夫妻一方有犯罪的性交往行為等,都構成這種侵權責任。間接干擾婚姻關系侵權案件,是指受害人因被告的侵權行為導致其受傷害而提起訴訟,被告的這種侵權行為導致受害人患有疾病或遭受其他身體傷害,造成性能力的喪失,則必須對該受傷害者承擔責任的被告,對于受害人的另一方配偶因此所遭受的社會地位的喪失及其配偶服務提供的喪失,包括性交能力的損害,應當承擔侵權責任。其責任范圍是,受害人的健康損害以及受害人的配偶的婚姻關系的損害。
根據我國民法理論和相關的法律、司法解釋,筆者以為,在處理該類案件中應當注意以下兩個問題:
一、構成干擾婚姻關系侵權行為必須具備三個要件
第一,具有違反社會公共利益、違反社會公德或違法的行為。雖然婚姻法對第三人的侵害未作明確規定,但由于婚姻關系這一特定身份關系,公序良俗的約束應當視為影響行為效力的因素之一。如男甲與女乙有合法的婚姻關系,又與女丙非法同居,在此期間,甲立下遺囑,將自己名下價值6萬元的財產贈予丙。甲死后,丙以遺囑為據起訴要求乙交付甲贈予的財產。對于遺囑是否有效,審理法院即考慮了社會公序良俗的因素。
第二,產生一定的損害后果。干擾婚姻關系的侵權行為可以造成兩種損害后果:一是損害配偶的人身權,即損害配偶基于婚姻關系而產生的人格權與身份權。如配偶所專有的貞操權、同居權、生育權等。二是損害配偶的財產權,包括夫妻財產共有權、夫妻平等處理財產權以及相互繼承權等。如為“第三者”購買房產、支付日常生活費等。
第三,侵權行為與損害后果之間有因果關系。
二、責任承擔方式及其法律適用
1.人身損害賠償。根據民法通則第一百一十九條的規定,“侵害公民身體造成傷害的,應當賠償醫療費、因誤工減少的收入、殘疾者生活補助等費用;造成死亡的,并應當支付喪葬費、死者生前扶養的人必要的生活費等費用。”
2.精神損害賠償。精神損害賠償是權利主體因其正當權益受到不法侵害而使其遭受精神痛苦或精神利益受到損害,要求侵害人進行賠償的一種民事救濟手段。根據最高法院《關于確定民事侵權精神損害賠償責任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一條第二款的規定,“違反社會公共利益、社會公德侵害他人隱私或者其他人格利益,受害人以侵權為由向人民法院起訴請求賠償精神損害的,人民法院應當依法予以受理。”精神損害應當包括生理上的損害,即被侵害人的生命、健康和身體各部分的損害,以及相關權利人因自身利益遭受損害,如前述案例中王女士的性利益遭受損害而受到的精神損失。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有限合伙型私募股權投資基金的特點和優勢
2021-01-15調崗調薪規定是什么
2021-02-23多少周歲算童工,雇傭童工怎么處罰
2021-03-26網絡遺囑有沒有法律效力
2021-01-24《稅務行政處罰管理暫行辦法》及北京市崇文區地方稅務局實施意見
2020-11-11離異后親生母親是否具有法定監護權
2020-12-242020傷殘等級劃分標準怎么規定
2021-01-19有買賣合同是否可以領取房產證
2021-02-25安置房沒拿到房產證可以贈與嗎
2020-12-06住房公積金貸款步驟是怎樣的
2021-01-16提前離職扣工資嗎
2021-02-25勞動合同的變更
2021-01-31員工離職手續有哪些
2020-12-15貿易保險之貨物運輸保險涉及的風險
2020-11-19受益人與被保人同時遇難死亡,保險要怎么賠
2020-11-26人壽保險理賠有哪些注意事項
2020-11-23交通傷殘鑒定機構是否由保險公司指定
2021-02-19無責方保險理賠需要什么資料
2021-03-12保險公司懷疑騙保不理賠怎么辦
2020-12-10養老保險待遇領取人員死亡后什么起停止支付
2021-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