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界限正當防衛(wèi)與非正當防衛(wèi)
從總的來講,符合正當防衛(wèi)條件的,就是正當防衛(wèi)行為,不符合正當防衛(wèi)的條件的,就是非正當防衛(wèi)的行為。而怎樣具體劃分正當防衛(wèi)與非正當防衛(wèi)的界限,并正確認定和處理非正當防衛(wèi)行為,在實踐中也還存在許多認識問題與實際問題,值得在理論上加以研究和探討。非正當防衛(wèi)行為,主在有防御行為、假想防衛(wèi)、事前防衛(wèi)、防衛(wèi)挑撥、防衛(wèi)不適時、防衛(wèi)過當、逆防衛(wèi)、無限防衛(wèi)等等。下面將對相關行為進行闡述。
(一)假想防衛(wèi)
是指一個人由于想象和推測,在認識上產生了錯誤,把實際上不存在的侵害行為誤認為存在,因而錯誤的實行了防衛(wèi),造成他人無辜的損害。
(二)事前防衛(wèi)
即對于只是流露侵害意圖,或者處于犯罪預備狀態(tài),尚未構成直接面臨的威脅的行為進行先行防衛(wèi)。
(三)防衛(wèi)挑撥
正當防衛(wèi)成立的實質在于防衛(wèi)目的的正義性。如果行為人為達到某種目的,以挑撥、尋釁等手段,故意激怒、誘惑他人向自己實施侵害,而后借口“防衛(wèi)”,造成他人傷亡的則是防衛(wèi)挑撥,不是正當防衛(wèi)。
(四)相互斗毆
只要形成相互斗毆,雙方的行為就都是違法的,任何一方都不是正當防衛(wèi)。任何一方給對方造成了損害的,都要付法律責任。
《刑法》
第二十條?【正當防衛(wèi)】為了使國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財產和其他權利免受正在進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為,對不法侵害人造成損害的,屬于正當防衛(wèi),不負刑事責任。
正當防衛(wèi)明顯超過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損害的,應當負刑事責任,但是應當減輕或者免除處罰。
對正在進行行兇、殺人、搶劫、強奸、綁架以及其他嚴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衛(wèi)行為,造成不法侵害人傷亡的,不屬于防衛(wèi)過當,不負刑事責任。
以上內容由律霸網小編整理。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股權轉讓必須去工商局變更么
2021-02-02非法集資股東有刑事責任嗎
2020-11-09公司不續(xù)簽合同是否有賠償
2020-11-28施工過程中受傷的哪里的法院有管轄權
2020-12-28交通肇事罪一般判幾年
2021-01-07取消戶籍怎么辦理
2020-11-24如何辦理執(zhí)行案款提存手續(xù)
2021-01-11工程停工買賣合同可否解除
2021-01-18樓宇外墻面使用涉及什么法律問題
2020-11-15如何避免租房定金糾紛
2020-12-15小產權房辦營業(yè)執(zhí)照什么程序
2021-02-08在國外非法務工如何處罰
2021-01-03意外保險一年多少錢
2021-01-01保險合同的效力變更包括哪些
2020-12-19保險合同是有償合同
2021-01-12交通事故保險公司不賠的情況有哪些
2021-03-15勞動關系與保險代理關系在法律特征上存在以下區(qū)別
2020-12-26機動車交通事故致人身傷亡 四種特殊情形保險公司可免責
2020-11-16目前在我國已開展的人身保險有哪些險種?
2021-03-08怎樣簽訂土地轉讓協(xié)議
2021-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