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必須在犯罪過程中停止犯罪。即在犯罪預備或者著手實行犯罪過程中,也就是在犯罪未完成之前停止犯罪。如果犯罪已經得逞,則不存在犯罪中止的問題。
2.必須是犯罪分子自動放棄犯罪或者自動有效地防止犯罪結果的發生。這里包括兩種情況:
(1)自動放棄犯罪。是指犯罪分子在著手實行犯罪之前,主動放棄犯罪意圖,停止著手實施犯罪,或者在著手實施犯罪之后,犯罪結果發生之前,主動放棄繼續犯罪,中止犯罪行為。放棄犯罪是出于行為人的自由意志,而非由于意志以外的原因而被迫停止犯罪,這是犯罪中止與犯罪未遂的根本區別。如果是出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或者不敢把犯罪進行下去,被迫把犯罪停止下來,則不能視為犯罪中止。
(2)自動有效地防止犯罪結果的發生。是指犯罪人在已經著手實行犯罪后,犯罪結果發生之前,主動放棄繼續犯罪,并主動采取措施防止了犯罪結果的發生。
促使犯罪人自動放棄犯罪或者自動有效地防止犯罪結果發生的動機是多種多樣的,如真誠悔悟,認識到犯罪可恥,洗手不干;因被害人哭泣、求饒,而產生同情、憐憫之心,不忍再加害于人;懾于法律的威嚴,懼怕受到刑罰懲罰;原有的犯罪欲望已通過其他途徑得到滿足或已經消失等。引起犯罪中止的不同動機,反映了犯罪人悔悟程度的差別,但不影響犯罪中止的成立。根據刑法的規定,對于中止犯,沒有造成損害的,應當免除處罰;造成損害的,應當減輕處罰。這樣規定,體現了我國刑法罪刑相適應的原則。因為犯罪中止不僅客觀上沒有發生犯罪結果,而且是犯罪分子自動放棄犯罪,才使犯罪結果未發生,犯罪分子在犯罪中懸崖勒馬,對社會是有益的。因此,法律對中止犯的處罰,采取了“應當免除”或“應當減輕”的從寬處罰的原則。這也是考慮到對犯罪分子判刑的目的在于改造罪犯,既然犯罪分子自動放棄了犯罪,又避免了犯罪結果的發生,說明犯罪分子的人身危險已經消除或者減弱,罪犯已經悔罪,容易接受改造,處理上應當進一步從寬;同時,規定較輕的處罰,有利于鼓勵犯罪分子中止犯罪,以減少犯罪的社會危害。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不交答辯書法院能繼續審理案件嗎
2020-12-22夫妻共同債務與個人債務的定義
2021-03-02電梯房地下停車位收費合理嗎
2021-02-01北京長期員工離職補償金標準
2021-01-07判刑后戶口是否要注銷
2021-02-02如何辦理執行案款提存手續
2021-01-11私建房屋拆遷會補償嗎,哪些不賠償
2021-01-30什么是投保單
2021-02-13"保險受益人”空白 忽略保單細節引發爭議
2020-12-20理賠官司獲得精神損害賠償
2021-03-08為員工購買保險算工資福利嗎
2021-03-14購車投保遇免責條款保險公司未說明的免責條款是否有效
2021-01-20財產保險合同的特征有哪些
2021-03-16保險公司會審查理賠材料的合法性嗎
2021-01-08保險合同是附條件的合同嗎
2020-12-09船舶油污損害賠償強制保險是什么意思
2020-12-17保險代理人資格證過期了怎么辦呢
2020-12-30為什么會出現保險公司的賠款少于車禍事故實際支..
2021-01-22保險合同的關系人
2021-01-10中國土地承包年限是什么
2020-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