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書不屬于法定證據,沒有證明效力。國務院頒布的《道路交通事故處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第四條規定:“公安部是國務院處理交通事故的主管機關。縣級以上地方各級公安機關是同級人民政府處理本行政區域內交通事故的主管機關。”第五條規定,認定交通事故責任是公安機關處理交通事故范圍內的職責。由此可見,公安機關對交通事故劃分責任,性質上是一種行政執法行為,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書不屬于我國刑訴法規定的七類法定證據的任何一種。同時,根據《辦法》第十七條、第十九條的規定,公安機關對事故責任的劃分,實質上是一個認定(違章行為與危害后果)因果關系的過程。在責任認定書中,違章行為、法定危害后果都可以有證據證明,而因果關系的存在只是該辦案人員的主觀分析。該事故責任認定書代表了公安機關對當事人行為的有罪評價,而這種有罪評價本身是不能作為證據使用的。否則,便會陷入“因為有罪?熕?以有罪”的論證泥潭。
其次,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書對檢、法兩院無約束力,在實踐中卻極易產生誤導效應。在刑事訴訟實踐中,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書的存在,往往使辦案人員產生依賴心理而放棄對案件的實質性審查,并且將責任認定書作為一種特殊的“鑒定結論”,迷信其證明效力提交法庭質證。而我國刑訴法賦予檢法兩院的案件審查權(分別是審查起訴權和審判權)決定了在交通肇事案件的審理中,對當事人違章行為、法定危害后果的存在及其因果關系的確認,是檢法兩院固有的審查內容,也是法律賦予的職權。所以,作為審查、審理結果的起訴書或判決書,其內容根本不需要也不可能接受事故責任認定書的約束。
再次,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是移送審查起訴意見書的固有內容,不應以責任認定書的形式重復移送。公安機關辦理交通肇事案件經調查取證后,判斷案件是否應進入刑事訴訟程序?熎瀋蟛檳諶菀膊煌夂躋韻氯?點:一是當事人有違章行為;二是發生了刑法規定的危害后果;三是前述兩者間具有因果關系。此三者一旦確定,刑事訴訟程序便可啟動。公安機關依此為據形成移送審查起訴意見書移送檢察機關審查起訴。由此可見,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書的實質內容已被公安機關自身的移送審查起訴意見書所包含,根本沒有必要以“證據”的形式重復移送。
總之,筆者認為,公安機關向檢察機關移送交通肇事案件的同時移送事故責任認定書,有弊而無利,建議取消這種移送。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公司法董事會決議表決經過幾人同意
2020-11-25探視權怎么行使,一方不履行協助實現探視權怎么辦
2021-01-15什么是贍養費?贍養費標準是什么
2021-03-14贍養費能要多少
2021-01-03申請強制執行能否同時申請將對方列入失信人員名單
2020-12-06夫妻能對財產進行約定嗎
2021-02-08工傷導致孩子流產怎么賠償
2020-12-06商業銀行可以向關系人發放信用貸款嗎
2021-03-08室內裝修造成房間空氣污染承攬人應否賠償
2021-03-08必須和勞動者簽訂勞動合同嗎
2021-03-20擴大勞務分包屬于違法分包嗎
2020-12-25私人老板欠工資如何要
2020-12-16向壽險公司索賠時注意什么
2020-12-15公眾責任險保險合同是怎樣的
2020-12-30某保險合同糾紛上訴案
2020-11-11人身保險傷殘程度與保險金給付比例有關事項的通知
2021-01-10酒駕出車禍保險公司是否賠償
2021-02-17企業財產保險合同指的是什么
2021-01-11房屋保險與家庭財產保險有什么差別
2021-02-23交通事故車主拒賠幾天可起訴
2020-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