詐騙罪是侵犯財產罪中的重要罪名之一,犯罪后果還是比較嚴重的。那么大家知道我國相關法律中規定的詐騙罪最多判幾年嗎?這對涉嫌詐騙犯罪的行為人來講是很重要的,接下來,就讓律霸小編為您詳細解答吧。
一、詐騙罪最多判幾年
《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 詐騙公私財物,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使用欺騙手段騙取增值稅專用發票或者可以用于騙取出口退稅、抵扣稅款的其他發票的,依照刑法法第二百六十六條的規定定罪處罰。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詐騙案件具體應用法律的若干問題的解釋》的規定,個人詐騙公私財物2000元以上的,屬于“數額較大”;個人詐騙公私財物3萬元以上的,屬于“數額巨大”。因此,個人詐騙公私財物2000元以上的,就會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處或者單處罰金。
二、怎么認定詐騙罪
(一)客體要件,本罪侵犯的客體是公私財物所有權。詐騙罪侵犯的對象,僅限于國家、集體或個人的財物,而不是騙取其他非法利益。
(二)客觀要件,本罪往客觀上表現為使用欺詐方法騙取數額較大的公私財物。
1、首先,行為人實施了欺詐行為。欺詐行為從形式上說包括兩類,一是虛構事實,二是隱瞞真相,二者從實質上說都是使被害人陷入錯誤認識的行為。欺詐行為的內容是,在具體狀況下,使被害人產生錯誤認識,并作出行為人所希望的財產處分。因此不管是虛構、隱瞞過去的事實,還是現在的事實與將來的事實,只要具有上述內容的,就是一種欺詐行為。如果欺詐內容不是使他們作出財產處分的,則不是詐騙罪的欺詐行為。
2、其次,欺詐行為使對方產生錯誤認識。對方產生錯誤認識是行為人的欺詐行為所致,即使對方在判斷上有一定的錯誤,也不妨礙欺詐行為的成立。在欺詐行為與對方處分財產之間,必須介入對方的錯誤認識。如果對方不是因欺詐行為產生錯誤認識而處分財產,就不成立詐騙罪。
3、再次,成立詐騙罪要求被害人陷入錯誤認識之后作出財產處分。處分財產表現為直接交付財產,或者承諾行為人取得財產,或者承諾轉移財產性利益。行為人實施欺詐行為,使他人放棄財物,行為人拾取該財物的,也應以詐騙罪論處。但是,向自動售貨機中投入類似硬幣的金屬片,從而取得售貨機內的商品的行為,不構成詐騙罪,只能成立盜竊罪。
4、最后,欺詐行為使被害人處分財產后,行為人便獲得財產,從而使被害人的財產受到損害。
(三)主體要件,本罪主體是一般主體,凡達到法定刑事責任年齡、具有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構成本罪。
(四)主觀要件,本罪在主觀方面表現為直接故意,并且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財物的目的。
從上文的介紹中可以知道,詐騙罪的最高處罰為無期徒刑,同時還會對犯罪分子并處罰金或沒收財產,當然這種情況一般都是因為犯罪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要是你對此還有疑問的話,可以聯系我們律霸的專業律師來為您解答。
詐騙罪如何取證?
詐騙多少錢算詐騙罪?
詐騙罪判緩刑有哪些限制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職業病鑒定流程是什么
2020-11-11盜竊罪判幾年
2020-12-11交通事故認定書怎么確定
2021-01-15法院管轄的確定
2021-01-20商業銀行無故拖延支付本金的需要承擔什么責任
2020-11-25擔保合同無效有幾種情況
2020-12-10房屋繼承公證的幾大注意事項
2020-11-14與中介公司簽約如何避免糾紛
2021-01-16安置房沒拿到房產證可以贈與嗎
2020-12-06自駕游如何投保交通事故意外險
2021-03-14飛機延誤賠償流程是怎樣的
2020-11-28人身保險的被保險人是什么意思
2020-11-10農村失地保險一次性交付需要多少錢
2021-03-03保險賠完肇事者還賠嗎
2021-03-10山林被征能辦失地保險嗎
2020-12-17保險代理人的代理行為如何認定
2020-12-14一旦保險公司承保后需要承擔哪些義務
2020-11-16快遞被燒了物流公司是否應當承擔責任
2020-12-14釋義保險法第十七條是怎樣的
2020-11-15商業三者險與交強險區別
2020-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