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從輕或者減輕處罰。首先,犯罪未遂應當負刑事責任。其次,由于刑法規定的是“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因此要確定對于犯罪未遂是否從輕或者減輕處罰。第三,在確定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的情況下,要進一步確定是從輕處罰還是減輕處罰。
《刑法》第二十三條規定的是犯罪未遂的特征與處罰原則。犯罪未遂所具有的三個構成要件或特征也是與故意犯罪的其他停止形態相區分的標志:
第一,行為人已經著手實行犯罪,這與犯罪預備相區別;
第二,犯罪未完成(未得逞)而停止下來,這與犯罪既遂相區別;
第三,犯罪停止在未完成形態是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所導致的,這與犯罪中止相區別。
犯罪預備與犯罪未遂都是意志以外的因素導致的犯罪未能得逞,是否已經著手實行犯罪,是犯罪預備與犯罪未遂區分的關鍵點。
所謂已經著手實行犯罪,是指行為人已經開始實施刑法分則具體犯罪構成要件中的犯罪行為,如《刑法》第236條強奸罪的著手實施行為就是對被害婦女實施暴力、威脅等手段,以達到強行奸淫的目的。可以這樣認為,犯罪預備行為是為分則具體犯罪構成行為的實行和犯罪的完成創造便利條件,為其實現創造可能性;而犯罪實施行為則是要直接完成犯罪,變預備階段實行和完成犯罪的現實可能性為直接的現實性。
從時空階段上看,犯罪預備只存在于預備階段,犯罪未遂只存在于實行階段,而犯罪中止則既可以存在于預備階段,也可以存在于實行階段。
犯罪未遂的類型有兩種:
一是實行終了的未遂與未實行終了的未遂;
二是能犯未遂與不能犯未遂(其中,不能犯未遂又可分為工具不能犯未遂與對象不能犯未遂)。
前者以犯罪實施行為是否實行終了為標準,后者以行為的實行能否實際構成犯罪既遂為標準。
對于未遂犯的處罰原則問題,應當注意兩個方面:一是以既遂犯的處罰為參照,二是適當從寬處罰,即可以比照既遂犯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對犯罪未遂的犯罪人員的處罰時,應該按照法律規定調查犯罪當事人員的主管意愿。對于已經實施的犯罪準備和犯罪準備階段的犯罪人員,應該處罰案件的違法人員。對判決結果不服的,可以提起案件的申訴辦理。
犯罪未遂的處罰原則是什么
犯罪未遂罪還需要判刑嗎
犯罪未遂工具對象屬于不能犯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婚前財產等于個人財產嗎
2020-11-23父母干涉子女人身自由犯法嗎
2021-03-06家庭暴力導致離婚案例
2020-12-25如何認定挪用公款
2020-11-21做不了工傷認定怎么起訴賠償
2020-12-31購買村集資房的需注意什么
2020-12-14試用期不合格辭退入職體檢給報嗎
2021-02-24工資80,七天試用期給30合法嗎
2021-01-10工程保險不賠償的情形有哪些
2020-12-13怎樣確定保險責任與保險事故
2021-01-09保險欺詐的載體是如何的
2020-12-04自然災害車受損強保會賠嗎
2021-01-28什么是保險公估人及認定標準
2021-03-19被保險人的義務
2021-01-29委托代理人需要辦什么手續?
2021-01-22農村集體土地承包年限的規定
2021-02-11拆遷安置房房產證辦理費用是多少
2020-11-08一房多戶拆遷怎么安置
2021-03-10征地拆遷后農民就業問題如何解決
2021-02-04宅基地上養值要拆遷是怎么賠法
2020-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