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在什么情況下能無罪辯護
1、被告不具有犯罪主觀要件
犯罪或由故意構成,或由過失構成。以故意為犯罪構成要件的犯罪因被告不具有主觀故意而不構成該故意犯罪。以過失為犯罪構成要件的犯罪,因被告不具有過失而不構成該過失罪。既無故意也無過失則不構成任何犯罪。
2、被告不是犯罪主體
犯罪還須同時滿足刑法規定的主體要件。未滿十四周歲的人犯罪的不負刑事責任,已滿十四周歲未滿十六周歲的除了犯故意殺人、故意致人重傷或死亡、強奸、搶劫、販毒、放火、爆炸、投毒等八項罪名以外的不負刑事責任;《刑法》第十八條規定,完全性精神病人犯罪或間歇性精神病人在精神不正常時犯罪的不負刑事責任。
3、被告犯罪行為證據不足
“罪刑法定”、“罪刑相適應”等法定基本原則作為刑事審判的基本原則,《刑事訴訟法》確定了無罪推定的原則。證據不能形成完整的證據鏈或證據鏈條脫節,將影響犯罪事實的認定,應該進行無罪辯護。
4、辦案機關程序違法
違反法定程序取得的證據難以保證其真實與公正性,用以證明案件事實極有可能出現差錯。《刑事訴訟法》第43條規定,“審判人員、檢察人員、偵查人員必須依照法定程序,收集能夠證實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罪或者無罪、犯罪情節輕重的各種證據。嚴禁刑訊逼供和以威脅、引誘、欺騙以及其他非法的方法收集證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執行〈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第61條明文規定:“嚴禁以非法的方法收集證據。凡經查證確實屬于采用刑訊逼供或者威脅、引誘、欺騙等非法的方法取得的證人證言、被害人陳述、被告人供述,不能作為定案的根據。”因此,對沒有履行法定告知義務或違反程序取得的證據應堅決予以否定。
5、刑法不認為是犯罪
如《刑法》第十三條規定,“情節顯著輕微危害不大的”不為罪;《刑法》第十六條規定,因“不可抗力”或“不能預見”原因造成的危害行為不為罪;《刑法》第二十條規定,正當防衛不負刑事責任;《刑法》第二十一條規定緊急避險不負刑事責任。
6、刑法不予追究
有些行為,雖然給權利人造成了嚴重的損害,但由于其特殊原因,不追究刑事責任。如《刑法》第八十七條規定,已過追訴時效的不再追究,《刑事訴訟法》第十五條第(四)項規定,自訴案件受害人不起訴或撤回起訴的,不予追究。
二、無罪辯護規避風險
注重溝通要求律師決定為被告作無罪辯護時還要注意與法院、公安機關和檢察機關溝通。由于我國法律制度尚不健全,律師的權利還沒有充分的保障。律師在執業的過程中經常會收到來自各方面的干擾,甚至會因為某些工作瑕疵被有關機關抓把柄,嚴重時還會遭受牢獄之災。因此,律師在進行無罪辯護時要注意保護自己,要懂得同上述機關溝通,以消除誤會,避免不必要的麻煩,進一步維護被告人的合法權益。如果被告人的行為確實構成了比較嚴重的犯罪,只是在證據上有所欠缺,這時不宜做無罪辯護,可以考慮“辯訴交易”做罪輕辯,這時我國現實法制環境決定的。
辯護律師應該慎重決定為被告人作無罪辯護,一方面是無罪辯護的風險比較大,另一方面無罪辯護案件通常也是十分復雜的。而從實際情況來看,無罪辯護的成功率極低,因此還是很有必要慎重決定。如果辯護律師冒然決定為被告作無罪辯護,反而會適得其反,不僅達不到目的,反而會損害被告人的合法權益。
同時作無罪辯護和罪輕辯護可以嗎?
無罪辯護和罪輕辯護詞有幾部分組成
盜竊罪無罪辯護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傷殘鑒定申請書怎么寫
2021-01-01法律對非法移民有何處罰
2021-01-27公司設立執行董事任期幾年
2021-03-15公司的注冊資本多意味著什么
2021-02-17家暴告誡書出臺 取證有新招
2021-02-24犯受賄罪一般會判死刑嗎
2021-02-10購物平臺商家刷好評刪惡評怎么罰款
2020-12-23仲裁和訴訟解決民事糾紛有哪些方式
2021-01-28監護人實施家庭暴力,可以重新指定監護人嗎
2021-01-17新婚姻法對事實婚姻的認定是怎樣的
2021-02-08各級法院級別管轄范圍
2020-12-24占用河灘地如何處罰
2021-02-12試用期社保按工資的80%作基數繳納是否合法
2021-03-03勞務外包的好處
2020-11-21因罷工飛機航班取消轉機一天怎么賠償
2021-02-20單位能否成為人身保險合同的受益人
2021-03-12保險賠付步驟有哪些
2020-12-16互聯網保險怎么分紅
2020-12-28什么是保險法中近因原則
2020-12-20保險公司申請設立分支機構應具備哪些條件
2020-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