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土地歸國家或者集體所有,企業或者公司想要獲得某片土地,可以通過土地使用產權出讓的方式來獲得。土地使用產權出讓簡單來說,就是國家作為土地所有者,將某塊國有土地,附期限的出讓給另一方。那么土地使用產權出讓的具體內容是什么?
法律特征
法律關系的主體身份具有特定性土地使用權出讓的主體,一方為出讓方,一方為受讓方。由于國家是國有土地的所有權人,因此出讓一方只能是國家。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房地產管理法》第15條第2 款的規定,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由由市、縣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門與土地使用者簽訂。這意味著市、縣人民政府有權作為國有土地所有者的代表出讓土地使用權。土地使用權出讓中的受讓方是指土地使用者。
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鎮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和轉讓暫行條例》第3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外的公司、企業、其他組織和個人,除法律另有規定者外,均可依照本條例的規定取得土地使用權,進行土地開發、利用、經營”,由此規定可見,受讓方一般不受限制,除非法律另有規定。雙方的基本權利與義務明確《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房地產管理法》第15條和第16條分別規定了土地使用權出讓雙方的基本權利與義務。第15條規定:“土地使用者必須按照出讓合同約定,支付土地使用權出讓金;未按照出讓合同約定支付土地使用權出讓金的,土地管理部門有權解除合同,并可以請求違約賠償。”第16條規定:“土地使用者按照出讓合同約定支付土地使用權出讓金的,市、縣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門必須按照出讓合同約定,提供出讓的土地;未按照出讓合同約定提供出讓的土地的,土地使用者有權解除合同,由土地管理部門返還土地使用權出讓金,土地使用者并可以請求違約賠償。”客體是一定年限的國有土地使用權土地使用權出讓的客體是國有土地使用權,而不是國有土地所有權。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10條的規定,我國實行土地公有制,只有兩種土地所有權形式;國有土地所有權、農村集體土地所有權,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侵占、買賣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轉讓土地。但土地使用權可以依照法律的規定轉讓。需要說明的是,出讓土地使用權的范圍不包括該幅出讓土地的地下資源、埋藏物和市政公用設施。此外,規定出讓土地使用權的期限,是土地使用權出讓的重要內容。土地使用權出讓是要式法律行為土地使用權出讓,應當簽訂書面出讓合同,同時向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門申請登記。如果不簽訂書面出讓合同并辦理土地使用權登記,則土地使用權出讓行為無效。
出讓年限
出讓土地使用權的最高使用年限,就是法律規定的一次簽約出讓土地使用權的最高年限。土地使用權年限屆滿時,土地使用者可以申請續期,具體由出讓方和受讓方在簽訂合同時確定,但不能高于法律規定的最高年限。考慮到我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過程中的一系列變化的因素,《城市房地產管理法》對土地使用權出讓最高年限僅作了授權性的規定:“土地使用權出讓最高年限由國務院規定”。據此,《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和轉讓暫行條例》第12條按照出讓土地的用途不同規定了各類用地使用權出讓的最高年限:(1)居住用地70 年;(2)工業用地50年;(3)教育、科技、文化、衛生、體育用地50年;(4)商業、旅游、娛樂用地40年;(5)綜合或者其他用地50年。
出讓方式
土地使用權的出讓方式是指國有土地的代表(地方人民政府)將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給土地使用者時所采取的方式或程序,它表明以什么形式取得土地使用權。關于土地使用權的出讓方式,《城市房地產管理法》第12條規定:“土地使用權出讓,可以采取拍賣、招標或者雙方協議的方式。”國土資源部2002年7月7日施行的《招標拍賣掛牌出讓國有建設土地使用權規定》 [2] 有明確了一種新的出讓方式——掛牌出讓。因此,我國現行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的出讓方式就包括四種:拍賣、招標、掛牌和協議出讓。
拍賣出讓拍賣出讓國有土地使用權,是指出讓人發布拍賣公告,由競買人在指定時間、地點進行公開競價,根據出價結果確定土地使用者的行為。拍賣出讓方式引進了競爭機制,排除了人為干擾,政府也可獲得最高收益,較大幅度的增加財政收入。這種方式主要適用于投資環境好、盈利大、競爭性強的商業、金融業、旅游業和娛樂業用地,特別是大中城市的黃金地段。
招標出讓招標出讓國有土地使用權,是指市、縣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以下簡稱出讓人)發布招標公告,邀請特定或者不特定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參加國有土地使用權投標,根據投標結果確定土地使用者的行為。是指在規定的期限內由符合受讓條件的單位或者個人(受讓方)根據出讓方提出的條件,以密封書面投標形式競報某地塊的使用權,由招標小組經過開標、評標,最后擇優確定中標者。投標內容由招標小組確定,可僅規定出標價,也可既規定出標價,又提出一個規劃設計方案,開標、評標、決標須經公證機關公證。招標出讓的方式主要適用于一些大型或關鍵性的發展計劃與投資項目。
掛牌出讓掛牌出讓國有土地使用權,是指出讓人發布掛牌公告,按公告規定的期限將擬出讓宗地的交易條件在指定的土地交易場所掛牌公布,接受競買人的報價申請并更新掛牌價格,根據掛牌期限截止時的出價結果確定土地使用者的行為。
協議出讓協議出讓,是指土地使用權的有意受讓人直接向國有土地的代表提出有償使用土地的愿望,由國有土地的代表與有意受讓人進行談判和切磋,協商出讓土地使用的有關事宜的一種出讓方式。它主要適用于工業項目、市政公益事業項目、非盈利項目及政府為調整經濟結構、實施產業政策而需要給予扶持、優惠的項目,采取此方式出讓土地使用權的出讓金不得低于國家規定所確定的最低價。以協議方式出讓土地使用權,沒有引入競爭機制,不具有公開性,人為因素較多,因此對這種方式要加以必要限制,以免造成不公平競爭、以權謀私及國有資產流失。協議、招標、拍賣、掛牌是法定的四種使用權的出讓方式。在具體實施土地使用權出讓時,由國有土地代表根據法律規定,并根據實際情況決定采用哪種方式,一般對地理位置優越、投資環境好、預計投資回報率高的地塊,應當采用招標或拍賣方式;反之,可適當采用協議方式。
適用范圍
招標、拍賣或者掛牌出讓國有土地使用權應當遵循公開、公平、公正和誠實信用的原則。商業、旅游、娛樂和商品住宅等各類經營性用地,必須以招標、拍賣或者掛牌方式出讓。出讓計劃和方案國有土地使用權招標、拍賣或者掛牌出讓活動,應當有計劃地進行。市、縣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根據社會經濟發展計劃、產業政策、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土地利用年度計劃、城市規劃和土地市場狀況,編制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計劃,報經同級人民政府批準后,及時向社會公開發布。市、縣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應當按照出讓計劃,會同城市規劃等有關部門共同擬訂擬招標拍賣掛牌出讓地塊的用途、年限、出讓方式、時間和其他條件等方案,報經市、縣人民政府批準后,由市、縣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組織實施。
綜上所述,小編主要為您介紹了土地使用產權出讓的法律特征、出讓年限、出讓方式、適用范圍等。從中我們可以得知,土地使用產權出讓的出讓方只能是國家,其他組織、法人等均不能作為出讓方。同時,土地使用產權出讓的方式有很多,每一種方都有相應的優勢。
城鎮土地使用稅稅率如何計算
土地使用權年限是多久?
土地使用權證遺失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委托合同是什么意思
2021-02-21不履行合同導致對方損失怎么辦
2021-03-10交通事故做完鑒定多長時間拿到賠償
2021-03-20行政處罰停業多長時間
2020-12-04沒領證再婚算重婚嗎
2020-11-13房產抵押擔保是否必須公證
2021-01-12勞務工需要簽什么合同
2021-01-18員工上班玩手機公司可以辭退嗎
2021-01-06勞動爭議案件的訴訟管轄是怎么規定的
2020-11-19拾得遺失物應當妥善保管,重大過失致其損壞要賠償嗎
2021-03-20保險公司中需要罰款的情況有哪些
2021-02-12保險公司的不同形式有哪些
2020-12-30人身保險一般期限長嗎
2020-12-01什么是保險合同
2021-03-21一般保險公司多長時間可以賠付
2020-12-07交強險被保險公司拒賠,怎么維權
2021-03-05上班路上被人撞傷住院,可以認定為工傷嗎
2020-12-29愛車被冰雹砸成麻臉車險怎么賠
2021-02-22保險經紀人管理辦法有什么規定
2020-11-08保險資金境外投資管理暫行辦法
2020-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