騎摩托車交通肇事逃逸怎么處罰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交通事故處理程序規定》的相關規定,發生交通事故后逃逸的,如果尚未構成犯罪,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可以對其處以2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罰款的行政處罰。并由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吊銷機動車駕駛證,且終生不得重新取得機動車駕駛證。機動車駕駛證核發地車輛管理所將對其終生不得重新獲取機動車駕駛證的決定記入全國公安交通管理信息系統備案。
肇事逃逸是交通肇事罪從重處罰的情節。交通肇事后逃逸,并已構成交通肇事罪的,將受到3年以-7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刑事處罰。如果因逃逸之人死亡的,將受7年以上有期徒刑的處罰。
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怎樣認定
1、必須滿足交通肇事后逃逸的構成要件。
因逃逸致人死亡”是交通行為在情節上的加重。因此,認定“因逃逸致人死亡”首先得滿足交通肇事后逃逸的成立,而這包括三方面(1)必須以交通肇事行為的發生為前提。(2)行為人必須在行為發生后積極實施逃逸。(3)行為人逃逸有一定的主觀動機。
2、必須符合《解釋》第5條第1款對“因逃逸致人死亡”做出的明確解釋。
即指行為人在交通肇事后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的情形。這個規定是明確的,不能將其與其他情形混作一談。比如有這樣的案例,行為人在交通肇事后將被害人帶離隱藏或遺棄致使被害人死亡的情形,這顯然不是“因逃逸致人死亡”,而應當認定為故意殺人。
3、交通肇事者的逃逸行為與被害人死亡間具有刑法上的因果關系。
受害人的死亡必須是因為肇事者的逃逸行為造成的。如果行為人在交通肇事后逃逸,但被害人的死亡卻是因為介入了其他原因造成的,如被害人由他人送往醫院搶救途中再次發生交通事故致死等,就不應認定為“因逃逸致人死亡”。再者,必須是行為人逃逸行為在前,而傷者因行為人逃逸而死亡的結果發生在后,兩者之間存在這個順序關系。如果交通事故發生時傷者當場死亡,則不能認定為因逃逸致人死亡,而應適用《刑法》第133條規定的第二種量刑幅度予以處罰。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進行的解答,騎摩托車交通肇事逃逸怎么處罰要依據是否構成犯罪而定,不構成犯罪的對逃避者進行行政處罰,構成犯罪的處刑事處罰。讀者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離婚后復婚財產怎么算
2021-02-06欠條過期了還有法律效力嗎
2020-12-05婚前貸款買房屬于共同財產嗎
2021-03-08有經濟適用房可以接受贈予房產嗎
2021-02-07重組家庭繼子女有沒有代位繼承權
2021-03-25試用期最長可以約定多久呢
2021-03-20員工患病能否變更勞動合同,員工患病如何變更勞動合同
2020-11-18調崗降薪案例一
2021-01-06勞務公司拖欠員工工資該怎么做
2021-02-15國際鐵路聯運貨損的索賠時效和訴訟時效是多久
2021-02-16保險應當依法繳未簽合同應該怎么樣的
2020-12-20人身保險的被保險人是什么意思
2020-11-10人身保險一年需要交納多少錢
2021-02-19人身保險的概念應該如何理解
2021-01-24人壽保險單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1-26保險合同變更的程序和手續包括哪些
2020-12-05保險公司正式申請設立的程序是如何的
2021-01-162015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修改草案都有哪些增改
2021-03-03保險法定受益人具體是指哪些人員
2020-12-19年輕白領必須走出的保險誤區
2021-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