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犯罪作為犯罪的一種特殊形式,表達了與單獨犯罪不同的意義。而這種意義的賦予正是國家通過對共同犯罪制度的法律設計和確認來完成的。那么,共同犯罪作為一種獨立的法律制度,必定要有針對性打擊某種與單獨犯罪不同而需要特別關注的東西,才能表達其本身存在的合理性。
共同犯罪反映出數人為達到統一的犯罪結果而作出的共同努力。在刑事責任承擔上,相對于單獨犯罪而言——單獨犯罪以一人犯罪為全部內容,所犯之罪由一人承擔全部刑事責任,而共同犯罪以多人犯罪為基礎,所犯之罪由多人分別承擔全部刑事責任。在這里,共同犯罪人并不是共同對整體行為承擔全部刑事責任,而是分別承擔全部的刑事責任。這樣,在犯罪客觀實害相同的情況下(如一人偷一頭牛和三人共偷一頭牛),共同犯罪各犯罪人刑事責任的簡單相加可能會遠遠重于單獨犯罪。由此可見,客觀實害(法益受損)并非是共同犯罪責任加重的根據,也不是共同犯罪與單獨犯罪的本質區別。既然對社會造成的客觀實害相同,共同犯罪刑事責任加重處罰的根據是什么呢?
正如筆者前面所述,刑事責任的基礎是建立在犯罪的社會危害性之上的,而社會危害性是主觀惡性與客觀危害的統一;主觀惡性反映犯罪最本質的方面——對于共同犯罪,也應當從這樣的角度展開解說。從主觀惡性來看,單獨個人決心破壞社會共同生存條件的惡意就足以推動和支配其實施嚴重危害社會的犯罪行為;那么兩個人、三個人、一群人糾結起來,形成更強的犯罪惡意,在其他條件相同的情況下,勢必展現出比單個人個別行為更大的社會危害性和人身危險性。
從表象上來看,共同犯罪往往具有更大的破壞性。在于其實施犯罪的人數眾多,各行為人之間的行為相互協調配合,造成嚴重的犯罪后果;但從根本上來說,卻是因為數人相互支持、互相補充,增強的犯罪惡意操縱各個分散的行為沿著共同的方向發展,單個的行為消融在共同惡意支配下的共同行為之中,指向特定的對象,從而造成更加嚴重的侵害。從這個原理可以合乎邏輯地得出這樣的結論:溝通、疊加起來的犯罪惡意作為內在動力比起單獨一人的犯罪意圖更能增強行為的破壞力。對此,立法者將其以共同犯罪加重處罰當然是必要選擇。
現代刑法應切中人的意志——以此為基點,可以理解共同犯罪更大的社會危害性正是體現在行為人相互溝通、增強的犯罪惡意上。共同犯罪制度的立法旨趣恰恰在于針對性打擊這種敢于相互溝通的邪惡意志,以及在此惡意支配下所形成的共同犯罪的組織形式。由此可見,共同的犯罪惡意是支配共同危害行為的精神實體,是共同犯罪制度所要針對性打擊的要害。所以,共同犯罪制度設計的精髓是,如何針對性打擊因相互溝通而增強的犯罪惡意。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房東不同意的轉租合同是否有效
2020-11-30撫恤金與遺產的區別有哪些
2021-03-05與外國人締結婚姻注意哪些問題
2021-01-27解除婚姻關系有哪些途徑
2021-01-25父母贈予安置房能收回嗎
2020-12-05怎樣寫婚外情離婚起訴書
2020-11-11法院解凍銀行賬戶需要多長時間
2021-01-07合同債權的概念是什么
2020-12-12業主要求罷免業主委員會需要什么條件
2020-12-17載同事上班遇車禍判賠153萬之律師說法
2021-02-10怎么續訂勞動合同
2020-12-25如何確定競業禁止協議的競業限制范圍
2021-01-09員工不同意調崗怎么辦
2020-12-04保險合同中的附加險條款如何生效
2020-12-20因特別約定條款引起的保險糾紛案例分析
2021-02-20貴州殘保金怎么計算
2020-11-25也談《“拼車”發生交通事故,責任主體如何確定?》
2021-02-06保險條款不符合《道法》 法院判無效
2021-02-08保險業內涉及非法集資的應該怎樣處理
2020-12-10有關保險公司的問題有哪些
2021-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