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嫌疑人進看守所提審幾次定案?
進看守所提審幾次定案這個問題沒有明確規定,定案和提審次數也沒有任何關系。
根據《公安部預審工作規則》的規定,預審工作的任務是:揭發與證實被告人的全部犯罪事實,追查其他應當追究刑事責任的人;弄清被告人有罪或者無罪、犯罪情節輕重,判明犯罪性質;注意檢驗核實偵察所獲的罪證材料是否確鑿,彌補和糾正偵察工作的疏忽和錯誤,以達到不放縱敵人,不冤枉好人的目的。結束預審的案件,必須具備犯罪事實、情節清楚,證據確鑿、充分,犯罪性質和罪名認定正確,法律手續完備的條件。
二、公安機關刑事拘留嫌疑人的條件是什么?
第八十二條? 公安機關對于現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如果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先行拘留:
(一)正在預備犯罪、實行犯罪或者在犯罪后即時被發覺的;
(二)被害人或者在場親眼看見的人指認他犯罪的;
(三)在身邊或者住處發現有犯罪證據的;
(四)犯罪后企圖自殺、逃跑或者在逃的;
(五)有毀滅、偽造證據或者串供可能的;
(六)不講真實姓名、住址,身份不明的;
(七)有流竄作案、多次作案、結伙作案重大嫌疑的。
三、逮捕嫌疑人的條件是什么?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
第八十一條? 對有證據證明有犯罪事實,可能判處徒刑以上刑罰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采取取保候審尚不足以防止發生下列社會危險性的,應當予以逮捕:
(一)可能實施新的犯罪的;
(二)有危害國家安全、公共安全或者社會秩序的現實危險的;
(三)可能毀滅、偽造證據,干擾證人作證或者串供的;
(四)可能對被害人、舉報人、控告人實施報復的;
(五)企圖自殺或者逃跑的。
批準或者決定逮捕,應當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涉嫌犯罪的性質、情節,認罪認罰等情況,作為是否可能發生社會危險性的考慮因素。
對有證據證明有犯罪事實,可能判處十年有期徒刑以上刑罰的,或者有證據證明有犯罪事實,可能判處徒刑以上刑罰,曾經故意犯罪或者身份不明的,應當予以逮捕。
被取保候審、監視居住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違反取保候審、監視居住規定,情節嚴重的,可以予以逮捕。
定案是根據公安機關掌握的這些證據確定的,如果只有犯罪嫌疑人的口供,公安機關也不能只憑口供就定案。就算公安機關已經定案了,在定案之后公安機關也能繼續提審犯罪嫌疑人的。
提審了是不是要判刑了
管轄權異議上級法院提審嗎?
刑事訴訟法提審的規定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債務不能履行時可以對有限合伙企業合伙財產怎樣做
2021-01-14醫療事故賠償多少錢
2021-01-23外商投資準入負面清單是指什么
2021-01-01公司注冊資金認繳時間是多久
2021-02-12交通事故認定書司法解釋
2021-02-25交通事故傷殘級別
2020-12-23人身損害中的醫療費該如何認定
2020-11-12單憑微信聊天記錄可以立案嗎
2021-03-17家暴起訴狀怎么寫
2020-11-22哪些情況下勞動合同不能終止
2020-11-18勞務外包需要什么資質
2021-01-10壽險怎樣購買,購買壽險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0-12-30公眾責任險是指什么
2021-01-17第一個保險合同生效日是怎樣規定的
2021-01-29在哪些條件下被保險人可以行使委付
2021-01-05人身保險具體有哪些類型
2021-03-22本案保險公司應否擔責
2021-03-20建行被罰30萬,涉嫌什么違法行為
2021-03-03抵押房產保險費發票可以抵扣嗎
2020-12-05什么情況下保險公司會被撤銷
2020-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