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危險行為與共同侵權行為的區別是什么
一、共同危險行為與共同侵權行為的概念
共同危險行為,是指數人共同實施危及他人人身安全的行為并造成損害結果,而實際侵害行為人又無法確定的侵權行為。共同危險行為成立后,雖然真正侵害行為人只能是其中一人或一部分人,但如果無法確定誰是真正的侵害行為人,共同實施危險行為的數人承擔連帶責任。
共同侵權行為,是指兩個或兩個以上的行為人共同故意或過失致他人損害,應當承擔連帶責任的行為;而共同危險行為,是指兩個或兩個以上的民事主體共同實施了有侵害他人合法權益的危險性行為,并造成了損害后果,但不能判明損害后果是由何人造成的。
審判實踐中,由于侵權主體的多數性、侵權行為存在危險性、需承擔連帶責任等共性的存在,使得部分審判人員不能正確區分共同危險行為與共同侵權行為。
二、共同危險行為與共同侵權行為的區別
第一,在該兩種行為的構成要件上來說,其主要區別為:
1.?對于損害的發生,共同危險行為人主觀上不具有共同過錯;共同侵權行為人則具有共同過錯或過失。
2.?共同危險行為中,加害人是個別人,且無法確定;共同侵權行為中加害人是確定的,損害后果是共同造成的,行為人即加害人,盡管對損害后果所起的作用不盡相同。
第二,在損害結果與行為的因果關系上二者區別:共同危險行為中,只有個別人與損害結果具有因果關系;共同侵權行為中,行為人與損害結果都有直接因果關系。
第三,在舉證責任上,二者亦有區別:共同危險行為訴訟實行舉證責任倒置。《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第四條第一款第(七)項規定:“因共同危險行為致人損害的侵權訴訟,由實施危險行為的人就其行為與損害結果之間不存在因果關系承擔舉證責任。”而共同侵權行為訴訟,則按照“誰主張、誰舉證”的原則承擔舉證責任。
第四,在歸責原則上二者有所不同:共同危險行為案件采用過錯推定原則;而共同侵權案件采用過錯原則。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共同危險行為與共同侵權行為的區別是什么”問題進行的解答,讀者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方面的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股東是否為之前債務承擔責任
2021-03-16贍養協議和房產轉讓協議能一起寫嗎
2021-01-26涉外撫養權糾紛
2021-02-04房屋財產侵權訴訟時效是怎樣規定的
2021-02-05股權激勵離職后多長時間可以退回
2021-02-06安置房抵押貸款嗎
2021-02-20廣東省交通事故賠償標準是什么
2020-11-09有交通事故認定書怎么起訴
2021-03-01可以將贈與房產要回嗎
2021-02-14商標轉讓可以無償贈予嗎
2021-01-01家暴離婚需要什么證據,如何收集家暴證據
2021-02-20父母贈與兒子兒媳房產可以反悔嗎
2020-12-12沒有簽訂勞動合同離職有工資嗎
2021-03-09變更勞動合同內容要什么條件
2021-01-25勞動糾紛訴訟權利
2020-12-13剎車失靈乘車人跳車受傷交強險怎么賠償
2021-03-03貿易保險之貨物運輸保險涉及的風險
2020-11-19保險合同是否為有名合同,有哪些內容
2021-03-03保險公司可以以統括保單的形式承保包括哪些
2020-11-16在被保險人同意的視角下談贈與人身保險合同
2021-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