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現在大多數人選擇的產權房還是農村自建房,大多數都只有集體土地使用證。集體土地使用證是具有法律效力的,那么很多人可能會有動遷是集體土地使用證能得到補償的問題,本文今天對此作出簡要介紹,以供借鑒。
一、集體土地使用證具有法律效力嗎?
集體土地使用證是依法辦理的證件,應當具有法律效力。
《集體土地使用證》是根據《土地管理法》及《土地登記規則》的規定,土地登記按照土地登記申請——地籍調查——權屬審核——登記發證的程序辦理。
申請者提交以上資料后,國土資源所派員進行地籍權屬調查,符合規定的在20個工作日內給予辦理并報縣級人民政府審查批準,由縣級人民政府登記造冊,核發證書,確認使用權。
二、只有集體土地使用證在拆遷是能得到補償嗎?
使用權房是計劃經濟和住房分配體制下的產物,俗稱公房。該房屋的產權屬于國家或集體,不過,這項使用權是從所有權分離出來的一項獨立的財產權,允許使用權人(公房承租人)在一定范圍內通過一定方式轉讓或交換房屋使用權,所獲收益扣除應繳稅費后歸使用權人所有。以下是使用權房產的特性:
1.土地使用年限與產權房相同
2.產權單位不能隨意收回房產
3.拆遷時變成產權房后,房主可獲相應補償款
很多人對使用權的含義了解甚少,購房時大都選擇產權房,主要是覺得購買的房子如果沒有產權證,房子終歸不是自己的,心理不踏實,而產權房則完全屬于自己,并可以代代相傳。 實際上,產權房也是有使用年限的,并非永久產權。一般住宅國家土地出讓使用權年限是70年,無論是產權房,還是使用權房都不能超過這一土地使用年限。只不過使用權房為房管所或單位所有,與使用權房主是長期租賃關系,產權單位對使用權房不能隨便收回,即使有必要收回也應對使用權房主進行補償。在遇到房屋拆遷時,使用權房屋在變成產權房后,能獲得相應的拆遷補償款。使用權房房主的親屬,與其居住滿2年以上者,可辦理繼承手續。 所有權包括占有、使用、收益、處置四種權能,最重要的是收益權和處置權。擁有一套住房的使用權,既能通過出租享有收益權,也享有有限度的處置權,可以“處分”房屋的上市轉讓或親屬繼承等。
綜上所訴,動遷是集體土地使用證的群眾是可以依法得到賠償的,所以大家在遇到拆遷問題時,應當冷靜分析,利用法律的武器爭取自己的權益。對賠償事宜有疑惑或者不滿的應當及時尋求律師的幫助,在法律的范圍內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2020集體土地征收政策的賠償標準
集體土地租賃使用權轉讓機制是怎樣的
集體土地租賃期限是怎么規定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沒有書面合同對方不認貨款怎么辦
2020-11-10工商行政處罰步驟有哪些
2021-02-22更換駕照去車管所還是交警支隊
2020-12-14沒續簽合同能賠償雙倍工資嗎
2020-12-23未生效合同違約責任如何承擔
2020-11-29如何確定立遺囑人是否有遺囑能力
2021-03-11單位惡意不接受仲裁裁決書怎么辦
2020-11-27改嫁后還有繼承權嗎
2021-03-23對事故認定書不服但又過了復核日期怎么辦
2021-02-04請人裝修是雇傭關系嗎
2021-02-20勞動仲裁由誰來裁決
2021-03-19被保險人和受益人的相關內容
2020-12-28如何處理保險理賠爭議
2021-01-15保險合同是否成立或生效的依據是什么
2020-11-13保險合同成立后哪種人可以憑自己的意愿解除保險合同
2020-11-28車輛超高保險公司拒賠合理嗎
2020-12-16出口產品責任保險概念
2021-03-24承包合同具有民事責任嗎
2021-01-29東莞測量標志拆遷審批辦理(流程、材料、地點、費用、條件)
2020-11-19成武宅基地拆遷補償標準是什么
2020-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