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共同過失犯罪行為
即二個以上共同過失犯罪的,不屬于共犯,只需根據個人的過失犯罪情況分別負相應的刑事責任即可。
(2)二人以上實施危害行為
即一個為故意犯罪,一個為過失犯罪,兩個的行為共同導致危害結果的發生。具體包括兩個方面:一是過失地引起或幫助他人實施故意犯罪,二是故意地教唆或幫助他人實施過失犯罪。此種情況下,也是根據各人的罪過形式和行為形態,分別負相應的刑事責任。
(3)實施犯罪時故意內容不同的
該不同的罪過內容能夠決定行為性質不同,如甲乙共同用木棍打擊丙,甲為殺人的故意,乙為傷害的故意,結果由于甲打擊丙的要害部位而導致丙死亡,此時二人雖然有共同的行為,但由于沒有共同犯罪故意而不構成共犯關系,甲構成故意殺人罪,乙構成故意傷害罪。當然,如果該罪過內容的不同并不足以影響行為定性,則可以構成共同犯罪,如一方出于直接殺人故意,另一方為間接故意,二人共同實施殺人行為的,可以成立故意殺人罪的共犯。
(4)同時犯
即指沒有共同實行犯罪的意思聯絡,而是在同一時間針對同一目標實行同一犯罪,對此應作為單獨犯罪分別論處。如甲乙不約而同的意圖殺害丙而向丙射擊,甲沒有命中,乙命中丙的要害部位致丙死亡,則甲應負故意殺人罪(未遂)的刑事責任,而乙則負故意殺人罪(既遂)的刑事責任。
(5)實行過限行為
即超出共同故意之外的犯罪行為,不構成共犯。共犯人超過共同犯罪故意又犯其他罪的,對其他罪只能由實行該種犯罪行為的人獨自負責,其他共犯人對此不負刑事責任,理論上稱之為“實行過限”。
(6)“片面共犯”不宜作為共犯處理
所謂片面共犯是指行為人的行為共同造成一危害結果,但雙方沒有犯意聯系,一方知道對方的行為與性質,但對方卻對此不知,雙方的犯意聯絡不是共同的而是片面的。“片面共犯”是否作為共同犯罪處理,理論上尚有爭議,我國刑法中處于通說地位的是“否定說”,即“片面共犯”情形不宜作為共同犯罪處理。
(7)事后通謀的窩藏、包庇、窩贓、銷贓等行為
因為在事先無通謀、在犯罪實行過程中也無通謀,故缺乏共犯的主觀條件。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環境侵權人對生態環境有修復責任嗎
2021-01-01公安局立案程序是怎樣的呢
2020-12-25婚內債務公證怎么做
2020-11-23個人還不起債務怎么辦
2020-12-27本溪交通傷殘六級賠償金是多少
2020-11-14可以對家暴行為提起訴訟嗎
2021-02-19離婚調解怎么進行
2021-01-05配偶有家庭暴力怎么解決
2020-12-05督促程序的實質要件有哪些
2021-02-05兒子租父親的房子合法嗎
2021-03-08失蹤多久可以報警立案
2021-01-16中國保監會的主要職責是什么
2020-12-19擔保合同的主合同是什么
2021-03-16銷售折扣合同中是否要約定折扣率
2020-12-29國企簽勞動合同嗎
2021-01-22企業要求合同變更,員工不同意如何處理
2020-11-25競業限制補償金比例是什么,競業限制補償金有什么規定
2021-02-20調解能確定勞動關系嗎
2020-12-28勞動糾紛企業能否提出仲裁
2020-12-26哪些情況下勞動爭議不得仲裁
2021-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