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意間透露犯罪方法算是教唆犯嗎
無意間透露犯罪方法在目前的法律上還沒有明確的規定證實該犯罪足以構成教唆犯。
教唆犯成立的客觀方面要件
關于教唆犯成立的客觀方面要件,理論上眾說不一,其觀點大致可以概括以下三種:
一是教唆行為說。這種觀點認為,只要行為人實施了教唆他人犯罪的行為就構成教唆犯。
二是以引起犯罪意圖說。這種觀點認為,只要行為人實施了足以引起他人犯罪意圖的行為,就成立教唆犯。
三是實施犯罪說。這種觀點認為,要成立教唆犯必須是被教唆的人實施所教唆的罪,并且教唆行為與被教唆人犯罪之間有因果關系。
筆者認為,三種觀點值得商榷。
其次,教唆行為說和實施犯罪說雖然都有正確的一面,但都失之片面,刑法第29條關于教唆犯的規定有兩款,共犯教唆犯和單獨教唆犯是兩種不同情形的教唆犯,因而,它們各自在客觀方面成立的要件是不盡相同的,實施犯罪說正確地闡述了刑法第29條第一款的規定,而忽視了第二款的規定,教唆行為說則恰恰相反,因此,他們都具有片面性。正確的表述是對兩種不同情形的客觀方面分別加以論述。
(1)共犯教唆犯成立的客觀方面要件
共犯教唆犯的客觀方面表現為行為人實施了教唆他人犯罪的行為,被教唆人犯了(包括預備和實施)所教唆的罪,并且教唆行為與被教唆人犯罪之間具有因果關系。這種因果關系可以表現為一因一果的形式,即教唆行為是被教唆人犯罪的唯一原因,也可以表現為多因一果的形式,即教唆行為和其他的因素都與被教唆人犯罪有因果關系,不管是一因一果或是多因一果,教唆人都構成共同教唆犯。
(2)單獨教唆犯成立的客觀方面要件
共犯教唆犯和單獨教唆犯在客觀方面的成立要件盡管有區別,但在行為人須有教唆他人犯罪行為這一點是共同的。那么什么是“教唆他人犯罪”呢?根據《現代漢語詞典》解釋,“教唆”是慫恿指使的意思。“犯罪”是指刑法分則規定的具體的罪,“教唆他人犯罪”就是指慫恿指使他人實施符合刑法分則規定的具體的行為。
教唆的方式也是多種多樣的:有口頭教唆、有文字教唆、還有動作教唆等等。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知道,目前在無意間透露犯罪方法算教唆犯這里規定上,法律還有沒明確的規定,具體的情況還需要對此進行分析。如果教唆犯的教唆行為尚未造成實際的危害結果,或者雖造成危害結果,但與其教唆行為沒有因果關系,因而對教唆犯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如果您還有其他問題,可以到律霸網進行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財產損害賠償包括范圍
2020-12-21涉嫌貪污罪會判死刑嗎
2021-03-23網絡遺囑有沒有法律效力
2021-01-24跟蹤債務人犯法嗎
2020-11-11對方不領法院離婚調解書怎么辦
2020-11-14非直系親屬能贈予嗎
2021-01-07法院公告期算在審理里嗎
2021-02-07出交通事故怎么處理
2021-01-24房子過戶費用如何規定
2020-11-18能否對離退休人員進行勞務派遣
2020-12-18哪些屬于保險公司賠償的范圍
2020-11-20人身保險合同糾紛應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嗎
2021-02-19跳單條款是否一定獲得理賠
2021-03-13保險人收到被保險人的賠償或者給付保險金的請求后應怎么辦
2021-02-15投保人應具備什么條件
2020-12-02保險受益人的變更有沒有期限要求
2021-02-07未盡提示和說明義務 保險免責條款屬無效
2021-02-12土地承包經營權指的是什么
2020-11-18關于機動地承包的法律規定是什么
2021-03-01土地出讓業務費的使用范圍
2021-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