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過失犯罪是否有幫助犯
過失犯罪,指在過失心理支配之下實施的、根據刑法的規定已經構成犯罪的行為。犯罪過失,是指行為人應當預見自己的行為可能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因為疏忽大意而沒有預見,或者已經預見但輕信能夠避免的心理態度。犯罪過失包括疏忽大意的過失和過于自信的過失兩種類型。所以過失犯罪是沒有幫助犯的。
二、幫助犯的認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十五條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二人以上共同過失犯罪,不以共同犯罪論處;應當負刑事責任的,按照他們所犯的罪分別處罰。幫助犯的刑事責任限于和正犯具有共同故意的犯罪事實內,對于正犯實施的超出共同故意范圍內的犯罪事實,幫助犯不負刑事責任。實踐中具體在認定幫助犯時,應當把握以下幾點:
1、在共同犯罪中,應當認識到幫助行為和實行行為是兩個行為,注定兩者間犯罪故意存在一定空隙,有其相對的獨立性,不可能是完全重合、一致。同時,對共同犯罪中的“共同”應當作較為廣義的理解:在主觀方面故意的內容可是概括的,并不必然要求同一,但其應當認識到不是自己一個人單獨實施犯罪,而是和他人共同實施犯罪。“共同犯罪是指只有二人以上以相同的故意實施了相同的犯罪行為,才能成立,但并不是指只有二人以上的故意內容與行為內容完全相同時,才能成立,因為許多犯罪之間存在交叉與重疊的關系”。
2、在共同犯罪中,各共同犯罪人承擔刑事責任的基點在于能預見風險而參與。在司法實踐中,共同犯罪人對共同犯罪結果的預見,通常有兩種情況,一是預見特定、具體犯罪的結果;二是預見概括性的犯罪結果,即并非某種具體結果,而可能是某幾種犯罪結果或是其中一個結果,但只要這個結果包括在能預見的范圍之內,共同犯罪人之間就存在共同的犯罪故意。從刑法理論上分析,前者屬于確定的故意,后者屬于不確定故意中概括故意。對于概括的故意,只要行為人能認識到可能發生的危害結果范圍,對此之認識和意志應視為共同故意之范圍。
3、實踐中,判斷某一行為是否超出共同犯罪故意范圍,一般應當以幫助犯和正犯是否存在明示或默示的內容為標準。通常實踐中,行為的顯性、明示狀態認定不成問題,但默示行為的認定則因具有隱性而較為困難。默示是形成共同犯罪故意的方式之一,一般表現為共犯人對實施某一犯罪行為,彼此心領神會,只要能認定在犯罪過程中存在“心理上的趨同和一致,即共同的不正當需要的出現”而予以幫助的行為,就能構成幫助犯。
4、在幫助犯的情形中,即使正犯實施的犯罪超出了共同故意,但只要和幫助者所認識的犯罪具有構成要件上的重合性,即兩種犯罪行為所侵犯的同類法益相同,其中一種犯罪行為比另一種犯罪行為更為嚴重,或者是嚴重犯罪行為包含了非嚴重犯罪行為的內容,并且犯罪行為的實施方式、手段相同,也能成立幫助犯。進而論之,這種情形如果以故意傷害罪和故意殺人罪為例,實行犯實施超出預謀故意傷害的犯罪故意內容,而幫助犯在場卻沒有積極制止該犯罪行為或者有效阻止危害結果發生,仍舊可以認定對該行為是容忍或認可的,主觀上具有罪過,幫助他人犯罪的行為成立。
通過律霸網小編回答了過失犯罪是否有幫助犯的問題,相信你對這方面內容有了新的認識。實踐中,共同過失犯罪的客觀存在性必須引起關注,只要在犯罪過場中有一絲善心有一絲憐憫,就不會成為幫助犯。如果你還有相關問題歡迎咨詢律霸網在線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南京房產公證手續是怎樣的
2021-03-25夫妻共同財產一方去世怎么分割
2021-01-19協議離婚后再分婚前財產要依據雙方協議約定嗎
2021-03-13車禍中被扶養人的范圍認定,車禍中被扶養人生活費如何計算
2020-11-24交通事故的殘疾賠償金或死亡賠償金計算標準中的“上一年”指哪一年
2021-02-04離婚協議沒標日期有效嗎
2021-01-23機械設備合同免責條款怎么寫
2021-03-09超市購物車小孩摔死,應當由誰負責
2020-12-05單位違法解除勞動合同 職工可要求經濟賠償金
2021-02-17公司裁員賠償有封頂嗎
2021-03-04購房保險有哪些常見問題
2021-01-16人壽保險合同及準備金轉移的規定
2020-12-28因罷工飛機航班取消轉機一天怎么賠償
2021-02-20保險合同的訂立原則具體有哪些
2021-03-07保險對小吊車理賠的標準是什么
2021-03-23保險經紀人與保險代理人的區別是什么
2020-11-10“保險最大誠信原則”在保險理賠中的適用
2021-02-12如何厘訂出口產品責任保險費率
2021-02-22風險代理是怎么一回事?
2020-11-28如何正確理解土地承包經營權的轉包和出租
2020-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