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次撞擊”的法律責任
從司法實踐的角度,出于主觀故意的“二次撞擊”現象,單從現場痕跡的方面一般很難認定,除非有現場錄像、現場的證人證言或其他證據線索。
對于剎車痕跡與行為人是否進行沖撞準備的證據上,一般可以辯護為出于疏忽大意或輕信可以避免的主觀過失,所以這類證據并不能作為直接證明犯罪的直接證據。
但是,在交通事故中二次撞擊現象的成因中,“主觀故意”和“主觀過失”屬于邏輯學上的矛盾關系,即二者不可同真,不可同假,必有一真必有一假。也就是說,當交通事故中出現二次撞擊現象的時候,如果不能證明對方的主觀故意,則說明對方起碼是主觀過失。
同時,交通事故中二次撞擊是由交通違法或意外的事故引起,如果交通事故行為本身符合交通肇事罪條件的,即使有過失行為引起二次撞擊,也是被交通肇事罪吸收,被追究交通肇事罪的刑事和民事責任。
如果交通事故行為本身不構成交通肇事,而過失行為又造成財產損失和人身損害的,則應當根據過失比例承擔民事的侵權責任。如果過失行為造成對方人員重傷或死亡的,應當是可以追究過失方過失致人死亡或過失致人重傷的刑事責任。
在確認存在“二次撞擊”后,無法證實第二次撞擊的侵權行為方存在主觀故意的情況下,根據邏輯學的排他性原理,推定第二次撞擊的侵權行為方的行為屬于主觀過失,應當對第二次撞擊的損害結果承擔過失責任。
二、賠償內容
交通事故當中賠償義務人(肇事者、保險公司)給予受害者的賠償所包含的項目,主要包括醫療費、誤工費、護理費、交通費、住宿費、住院伙食補助費、必要的營養費;受害人因傷致殘的,殘疾賠償金、殘疾輔助器具費、被扶養人生活費,以及因康復護理、繼續治療實際發生的必要的康復費、護理費、后續治療費,賠償義務人也應當予以賠償;受害人死亡的,還應當賠償喪葬費、被扶養人生活費、死亡補償費以及受害人親屬辦理喪葬事宜支出的交通費、住宿費和誤工損失等其他合理費用,受害人或者死者近親屬遭受精神損害,賠償權利人向人民法院請求賠償精神損害撫慰金的。
如何分配責任,如何舉證和選擇爭議解決方式也是必須面對的問題。如果您還有疑惑,律霸網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歡迎您進行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工廠解除合同賠償是六個月工資嗎
2020-12-08扭送造成違法人員受傷由誰賠償
2020-11-15產品責任糾紛官司如何打
2020-11-13中外合資銀行變更股東需要做什么
2021-01-25公司成立幾年內不能轉讓股權
2021-02-20解約定金必須約定嗎
2021-01-12事故自行協商賠償協議
2020-12-16違反民訴法強制措施是否構成拒執罪
2021-03-15休產假期間被裁員怎么賠
2020-11-22夫妻雙方怎樣做能不承擔對方債務?
2021-02-23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怎樣調解勞動爭議
2021-01-01勞動糾紛調解需要幾天
2021-01-29保險合同解除權的分類
2020-12-16護理保險是什么
2020-12-15保險公司全險賠償范圍
2020-12-18交通事故法院判決后保險公司會提起上訴嗎
2021-03-11保險是先用交強險賠付嗎
2020-11-09保險投保人與受益人有什么異同點嗎
2020-11-24農村集體土地承包經營權是什么
2020-12-17土地承包都經常出現哪些法律法規問題
2021-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