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果犯是什么意思
對于結果犯,我國刑法理論界主要存在兩種截然不同的理解:一種觀點認為結果犯是指以實際的犯罪結果的發生作為犯罪既遂標志的犯罪;另一種觀點認為結果犯是以法定的犯罪結果發生為犯罪成立要件的犯罪。這兩種含義在大陸法系刑法理論中通常是統一的。因為大陸法系刑法以處罰既遂為原則、以處罰未遂為例外,刑法分則以既遂為模式。刑法分則規定的構成要件不僅是成立犯罪的要件,還可以說是犯罪既遂的要件。當分則條文規定了犯罪結果時,該結果是犯罪構成要件之一,又是犯罪既遂的標志,所以關于結果犯的兩種觀點在他們那里并無差異。如日本刑法學者福田平、大冢仁認為:“結果犯,是指實施犯罪行為,必須發生一定的結果,始成立該犯罪。例如殺人,除有殺人的行為外,尚須發生被害人死亡的結果,始成立殺人罪,否則僅成立殺人未遂罪。”
結果犯中“結果”的含義
結果犯中“結果”的含義決定了結果犯范圍的大小。對此,刑法學界觀點紛呈,莫衷一是。大致說來,主要有以下三種代表性的觀點:
(1)危害社會的結果,是指危害社會的行為對我國刑法所保護的社會關系所造成的損害。
(2)危害結果是危害行為給刑法所保護的合法權益所造成的具體侵害事實。
(3)犯罪結果是指犯罪行為通過影響犯罪對象而對犯罪客體造成的法定現實損害及具體危險的事實。
上述第一種觀點認為,一切犯罪都能給刑法所保護的客體造成或可能造成一定的損害,換言之,一切犯罪行為都必定有犯罪結果。犯罪結果是每一個犯罪構成都必須具備的條件,缺少這個條件,犯罪就不能成立。按照此種觀點,一切犯罪都是以犯罪結果為犯罪構成條件的犯罪,即一切犯罪都是結果犯。果真如此,把結果犯作為一種犯罪類型有何意義?可見,第一種觀點對犯罪結果的定義過寬。此外,它只是籠統地說犯罪結果是犯罪行為對刑法所保護的社會關系的損害,這容易引起犯罪結果與社會危害性這兩個概念的混淆,因為社會危害性即行為對刑法所保護的社會關系的侵害。但實際上,犯罪結果雖然可以決定行為社會危害性的有無或影響其大小,但并不等于社會危害性本身。前者是危害行為造成的具體事實,后者是行為的本質特征。可見,第一種觀點不可取。
第二種和第三種觀點分歧的關鍵在于犯罪結果是否僅限于現實的損害。對這兩種含義的取舍不同,導致危險犯與結果犯的關系也就不同。采第三種觀點者,如臺灣學者陳樸生認為,“惟結果犯所預定之結果,有屬于實害者,有屬于危險者,仍有侵害犯與危險犯之別。”我國也有學者認為,“危險犯不是行為犯,而與實害犯同是結果犯,因為危險犯也要求一定的結果,只是它要求的結果是某種危險狀態,實害犯要求的結果則是實際的損害。”采第二種觀點者,如我國學者姜偉認為,結果犯也稱實害犯。
本文從我國對于結果犯的定義,臺灣地區對于結果犯的定義以及一些代表性的觀點三方面對什么是結果犯進行了闡述,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相信刑法罪名也會為適應發展而變化。希望律霸網小編今天給大家整理的這些能夠幫助到你解決疑惑,歡迎直接進入律霸網了解更多詳情。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刑事案件中律師的作用和重要性有哪些
2021-01-05搭網約車上下班發生交通事故能工傷賠償嗎
2020-12-03房產證過戶了原來房產證還有效嗎
2020-11-08拆遷賠償房產能否抵押貸款
2020-12-28交通事故磕碰需要賠償嗎
2020-12-27民工在施工中誤傷工友需要賠償嗎
2021-02-27離婚時房產證未辦如何分割房產
2021-01-08公司裁員如何爭取賠償
2021-02-12商場未盡保障義務是否應當賠償
2021-02-05去勞動局投訴,勞動局會過來處理嗎
2020-11-16年輕人如何買保險,買保險的過程中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1-01-12海洋運輸貨物保險的險別分類有哪些
2020-12-01保險公估人按公估方與委托方不同的分類是怎樣的
2021-01-18只能在當地購買人壽保險合同嗎
2020-12-31保險公司合同變更 第三者責任險賠付
2020-11-30故意導致車翻了保險公司怎么理賠
2021-02-10家中失火保險可以賠嗎
2021-01-24如何確定保險合同賠償范圍
2020-11-29交強險被保險公司拒賠,怎么維權
2021-03-05新保險法解釋有什么規定
202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