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答辯狀的訴求是什么?
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答辯狀的訴求是停止侵害公益的行為,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訴求確定是我國《民事訴訟法》第15條規定:"機關、社會團體、企業事業單位有權對損害國家利益、集體或者個人的民事行政違法行為,可以支持受損害的單位或者個人向人民法院起訴。"
二、公益訴訟的范圍是什么
何謂公益訴訟,根據我國《民事訴訟法》第15條的規定,是否可以理解為:公益訴訟是指對損害國家利益、社會公共利益即集體或者個人的民事行政違法行為,機關、社會團體、企業事業單位有權并可以支持受損害的單位或者個人向人民法院起訴。這里所說的"機關",未明確限定包括哪些機關,故那些把檢察機關排除在外的觀點是片面的、不客觀的,且缺乏法律依據的。
我國憲法第136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檢察院是國家法律監督機關。" 我國《民事訴訟法》第14條規定:"人民檢察院有權對民事審判活動實行法律監督。"檢察機關作為國家的法律監督機關,負有法律監督統一正確實施的神圣職責,當國家利益、社會公共利益受到民事行政違法侵害后,能充分、有效地運用必要法律手段,代表國家提起或支持民事訴訟,忠實地維護國家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完全符合憲法精神和民事訴訟法的立法本意,并且未侵害任何人的合法權益,是無可厚非的!
當前,損害國家利益、社會公共利益的民事行政行為客觀存在,甚至蠶食、鯨吞國有資產的案件時有發生。但是,由于現行法律規定不完善,相當部分的違法行為逍遙于法外,相當多得國有資產或土地流失案件由于無人主張權利或者主張不利,而得不到有效的司法保護,令人堪憂。
為了維護國家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全國檢察機關在無法律明確規定支持、起訴公益訴訟的情況下,依據我國《憲法》和《民事訴訟法》第15條規定等相關法律的精神,大膽進行有益的探索和實踐。一批公益訴訟案件得到部分法院的認可和公正判決,維護了國家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
日常生活當中,我們經常可以看到存在著公益訴訟,但是大家對于這種訴訟的類型并不是特別的清楚,它是由個人或者單位來向人民法院提出來的,比如說存在著一些環境污染問題,就屬于公益訴訟的范圍之內,這個訴求就是要求保護環境。
哪些案件可以提起公益訴訟?
審理環境民事公益訴訟怎樣適用法律
行政公益訴訟判決書怎么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司分立的含義及特征
2020-12-27刑拘后多久能探視
2021-02-22交通違法打單要人證合一
2021-01-30公司名稱變更合同是否依然有效
2021-03-09涉外勞動爭議管轄權歸屬問題解答
2021-01-23人身意外險的賠償項目有哪些
2020-12-19交通肇事致死逃逸保險賠償嗎
2021-02-16無證推車遇事故 保險公司免賠嗎
2020-12-17我國農地所有權、使用權、承包經營權的概念
2021-01-12土地流轉合同最長期限是多久
2021-01-15在征地公告發布前種樹能不能獲得拆遷補償
2021-02-18賓館拆遷斷水斷電影響了生意,怎么維權
2020-12-15利用注銷企業公章簽拆遷協議合法嗎
2021-02-08城市房屋拆遷補償方式有哪些
2020-11-13開發商房屋拆遷不遵守拆遷協議怎么辦
2021-01-21在拆遷中業主能獲得補償項目有哪些
2020-12-01離婚時拆遷安置房應該怎么分割
2020-12-22拆遷獎勵的標準是什么
2021-03-18政府以05年航拍圖認定違建是否合理
2020-11-25房屋拆遷的補償形式
2021-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