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認定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
首先,行為人原來的肇事行為已經符合交通肇事罪基本罪的構成要件;
其次,因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的對象是否僅僅指第一次交通肇事的被害人,例如第一次交通肇事將他人撞死,又交通肇事逃逸因而過失致另一人死亡的,是否能夠按照因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處理我們認為除上述解釋的情形外,后者情形也應當按照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論處,而不應簡單地作為交通肇事罪的同種數罪或者按照撞死多人的交通肇事罪處理。
再次,交通肇事逃逸行為與死亡之間必須具有因果關系,因此必須考察死亡結果是否真的因交通肇事逃逸引起的搶救的不作為而發生,如果救助行為并不能阻止死亡結果的發生,或者死亡結果的發生并非交通肇事逃逸引起而是介入了一個獨立的原因等,均不能認為構成因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最后,雖然行為人的交通肇事逃逸行為是有意而為之,但行為人對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結果的主觀方面應當是過失。
需要注意的是,按照有關解釋規定,交通肇事后,單位主管人員、機動車輛所有人、承包人或者乘車人指使肇事人逃逸,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的,以交通肇事罪的共犯論處。
另外,在交通肇事逃逸過程中,由于逃避追究的動機,而放任了其他人的安全,進而將他人又撞死撞傷的,還又可能構成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或者交通肇事罪和故意殺人罪數罪并罰。
交通肇事罪與故意殺人罪、故意傷害罪的界限
并非所有交通肇事逃逸的行為均按照交通肇事罪的情節加重犯論處。按照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釋,如果行為人在交通肇事后為逃避法律追究,將被害人帶離事故現場后隱藏或者遺棄,致使被害人無法得到救助而死亡或者嚴重殘疾的,應當分別依照故意殺人罪、故意傷害罪定罪處罰。
需要注意的是,對于交通肇事逃逸行為構成故意殺人罪等犯罪情形時,行為人此前實施的交通肇事行為如果獨立構成交通肇事罪,應當按照交通肇事罪和故意殺人罪數罪并罰。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傷殘評定機構的職責范圍有哪些
2021-03-06勞動糾紛案件如何申請再審
2021-03-03法律顧問合同的終止事項有哪些
2021-02-07社交軟件上散播他人隱私如何處理
2021-01-29繼承人喪失繼承權的,其子女可代位繼承遺產嗎?
2021-03-25職業禁忌癥能否解除勞動合同
2021-01-03勞務分包合同適合什么法律
2020-12-07與職工解除勞動關系 單位有轉移檔案義務
2021-02-22公司裁員賠償范圍是怎么規定的
2020-12-12人壽保險的類型具體有哪些
2020-12-25因產品責任提起訴訟后應當提供的證據是什么
2021-01-18工程承包人自行投保的范圍怎樣確定
2021-03-12私家車丟失了能否解除保險合同
2021-01-27保險合同中或字引發了一場官司
2020-11-29辦照期間肇事,保險公司該不該賠?
2020-11-08外資保險公司可以在中國設立分支機構嗎
2021-02-28稅務代理的業務范圍是什么
2021-03-22閑置土地的處理程序是什么
2020-11-17農村自建房屋拆遷補償標準多少錢一畝,具體怎么算
2021-02-16拆遷安置補償協議的簽訂主體及范圍有哪些
2020-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