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情】
被告人唐某與李某為表兄弟。一日李某與其朋友王某在飯店吃飯,其間李某因醉酒與王某發生爭執,李某便以為其表兄唐某要債為由將唐某叫來,唐某去了以后得知其表李某是因酒后滋事,便斥責李某并讓其回家。李某不僅不回家,還繼續和王某爭吵。在氣憤之下為了制止李某,唐某便將手上的一塊磚頭向李某扔去,這是李某頭一動,正好打在頭上,唐某便將他扶回家。唐某聲稱李某回家后與平時喝醉酒一樣身體發軟,因此沒有在意,第二天早上發現李某死亡。經法醫鑒定李某是因受鈍器作用,致急性硬腦膜下血腫,引起呼吸衰竭而死亡。
【分歧】
第一種意見認為:本案被告人唐某在仍磚時,應當預見可能會發生將李某致死的危害結果,由于其在氣憤之中而對此結果的發生沒有預見。依照《刑法》第十五條第一款關于“應當預見自己的行為可能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因為疏忽大意而沒有預見,或者已經預見而輕信能夠避免,以致發生這種結果的,是過失犯罪”的規定,對唐某應當以過失致人死亡定罪。
第二種意見認為:本案被告人唐某在仍磚時,明知自己的行為會發生將李某致死的危害結果,并且對此結果的發生持放任態度。依照《刑法》第十四條第一款關于“明知自己的行為會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這種結果發生,因而構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的規定,對唐某應當以故意傷害定罪。
【評析】
筆者贊同第二種意見,即對被告人唐某應當以故意傷害定罪。
本案發生的危害社會結果——即李某因受傷害死亡,肯定不在被告人的唐某意料之中。根據唐某所具有的知識水平和本案的具體情節,發生這樣的危害后果,也不是唐某事先應當預見的,因此本案不屬過失犯罪。但是唐某在持磚擲向李某之前,對這種行為會發生傷害李某的后果,應當是明知的,但由于其在氣憤之中,便對傷害后果的發生采取了放任的態度。刑法第十四條第一款規定:“明知自己的行為會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這種結果發生,因而構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因此對被告人唐某應定故意傷害罪。
作者:安遠法院王-勝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異地羈押逃犯怎么計算拘留時間
2021-01-11交通事故傷殘鑒定需要多少鑒定費
2020-11-09限期拆除是行政處罰嗎
2020-11-08商業匯票有哪些特征
2021-01-26朋友圈海外代購假包怎么舉報
2021-03-06入室盜竊怎么認定,入室盜竊的量刑怎么規定的
2020-12-30女職工哺乳期可以出差嗎
2020-11-29農民工意外死亡最少獲賠額為多少?
2021-02-26勞動仲裁委直屬哪個部門管轄
2020-11-12單位強制換崗怎么辦
2020-11-26經驗介紹:紐約人壽的壽險分銷與專業代理
2020-12-17產品責任糾紛案件如何進行舉證呢
2021-03-08房屋財產險需要的資料有哪些
2021-02-08保險公司車險不賠的情況有哪些
2021-02-03保險合同不足額投保賠償糾紛的理賠是怎樣的
2020-12-08如何確定保險合同中投保人的如實告知義務
2020-11-07人壽險的理賠知識
2020-11-09車輛部件之間發生瀏碰撞,是否有權向保險公司索賠?
2021-03-19傷者起訴,我和保險公司訴訟費誰來出呢
2021-02-04保險法司法解釋(一)內容有哪些
2020-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