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區分貪污共犯主從犯的定性
具有國家工作人員身份的行為人與不具有國家工作人員身份的行為人,分別利用自己的職權,共同侵吞單位財產,事后難以查明主從犯,應如何定性?我國刑法和司法解釋對此沒有明確規定。2003年《全國法院審理經濟犯罪案件工作座談會紀要》談到:“司法實踐中,如果根據案件的實際情況,各共同犯罪人在共同犯罪中的地位、作用相當,難以區分主從犯的,可以貪污罪定罪處罰。”這雖然對實踐有指導意義,但并非正式司法解釋,而且對于定性用的是“可以”。2005年的司法考試中,就有類似的考題(卷二第18題)出現,在沒有確定主從犯的情況下,標準答案是以職務侵占罪論處。
筆者認為,對于這種情況,以貪污罪定罪更具有合理性。表面上,對難以分清主從犯的行為人以職務侵占罪處罰,比以貪污罪處罰要輕,符合疑罪從輕的原則。這種做法,如果無法區分主從犯,則以貪污罪或者職務侵占罪定性都不為過,那么疑罪從輕,應該按照職務侵占罪論處。但是,這樣并不符合共犯的理論和從嚴治吏的刑事政策。在這種場合下,由于行為人之間主觀上存在相互的意思聯絡,客觀上存在相互利用、相互協助,所以身份上存在著“共享”,即國家工作人員的行為人同時也具有非國家工作人員的身份,非國家工作人員的行為人同時也具有國家工作人員的身份。這種身份上的“獨占”到“共享”,在身份犯的共同犯罪中普遍存在,例如女性不能直接成為強奸罪的犯罪主體,但是在共同犯罪中,女性由于可以從男性那里“共享”到特殊的自然身份,所以可以成為強奸罪共同犯罪的主體。如果不承認這種身份上的“共享”,就無法解釋女性成為強奸罪共同犯罪主體的原因。正是這種身份上的“共享”,方使得行為人能夠構成以特定身份為前提的共同犯罪;而作為單獨犯時,非國家工作人員的行為人不可能構成貪污罪,同樣,國家工作人員的行為人也不可能構成職務侵占罪。因此,這種場合行為人既共同構成貪污罪,也共同構成職務侵占罪。而對行為人以貪污罪的共犯定罪,更符合從嚴治吏的刑事政策。由于我國刑法主要承認共犯的從屬性,只在特殊情況下承認共犯的獨立性——被教唆人沒有實施所教唆的犯罪,所以對行為人也分別以貪污罪與職務侵占罪論處是不被允許的。
在這種情況下,對行為人按照貪污罪論處,并沒有加重非國家工作人員的行為人的刑事責任。因為該行為人由于共同犯罪已經有了國家工作人員的身份,也實施了貪污的行為,所以以貪污罪論處也是合適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原創文章侵權如何賠償
2020-12-26交通事故自己車輛受損保險公司賠嗎
2021-03-01夫妻離婚財產分割的原則及方法
2020-12-16訴訟離婚訴訟狀怎么寫
2021-02-09存單質押貸款辦理手續和具體流程
2020-12-23消除不良逾期記錄的方法有哪些
2020-12-23什么情況下格式合同無效
2021-02-20小孩偷父母錢去超市買東西可以退貨嗎
2021-02-25合同法履行時間適當是指多久
2020-11-22交通事故磕碰需要賠償嗎
2020-12-27人壽保險的理賠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1-21保險表見代理的認定問題有哪些
2021-02-10旅游費含保險受傷有沒有理賠
2021-03-25保險合同糾紛的訴訟時效是什么
2020-12-26從一起賠案看保險公估的幾個法律問題
2021-03-16交通全保險怎么賠償
2021-03-17投保人中途終止保險,如何計算損失
2021-03-17快速理賠是什么意思
2021-03-06貨車沒有營運證保險公司理賠嗎
2021-01-20哪些人可以成為保險合同糾紛的訴訟主體
2021-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