緩刑具備的前提需要哪些
緩刑具備的條件:根據我國刑法典第72條、第74條的規定,適用一般緩刑必須具備下列條件:
(1)犯罪分子被判處拘役或者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刑罰。緩刑的附條件不執行原判刑罰的特點,決定了緩刑的適用對象只能是罪行較輕的犯罪分子。而罪行的輕重是與犯罪人被判處的刑罰輕重相適應的。我國刑法典之所以將緩刑的適用對象規定為被判處拘役或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就是因為這些犯罪分子的罪行較輕,社會危害性較小。相反,被判處3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因其罪行較重,社會危害性較大,而未被列為適用緩刑的對象。至于罪行性質相對更輕的被判處管制的犯罪分子,因法院不僅僅是根據罪行性質作出具體量刑,法院認為有必要適用管制刑罰進行處罰,所以故將管制刑列為不適用緩刑制度的獨立刑種。所謂“3年以下有期徒刑”是指判決確定的刑期而不是指法定刑。犯罪分子所犯之罪的法定刑雖然是中期或長期有期徒刑,但他具有減輕處罰的情節,判決確定的刑期為3年以下有期徒刑,也可以適用緩刑。
(2)根據犯罪分子的犯罪情節和悔罪表現,認為適用緩刑不致再危害社會。這是適用緩刑的根本條件。也即有些犯罪分子雖然被判處拘役或短期有期徒刑,但是其犯罪情節和悔罪表現,不能表明不予關押也不致再危害社會,不能宣告緩刑。但必須注意的是,由于犯罪人尚未適用緩刑,因而確實不致再危害社會只能是審判人員的一種推測或預先判斷,這種推測或判斷的根據,依法只能是犯罪情節較輕、犯罪人悔罪表現較好。在這兩個因素中,犯罪情節較輕屬于已然之罪的范疇,主要表明犯罪的社會危害性較小,應當綜合主觀惡性與客觀危害兩個方面加以綜合評判。犯罪人悔罪表現較好屬于未然之罪的范疇,主要表明犯罪人的再犯可能性較小,應當根據犯罪人的罪后各種表現,并適當考慮犯罪人的一貫表現作出評判。
(3)犯罪分子不是累犯。累犯屢教不改、主觀惡性較深,有再犯之虞,適用緩刑難以防止其再犯新罪。所以,即使累犯被判處拘役或3年以下有期徒刑,也不能適用緩刑。《刑法》(修正案八)將74條修改為:“對于累犯和犯罪集團的首要分子,不適用緩刑。”
通過以上小編的介紹,相信您一定對緩刑具備的前提需要哪些有了一定的了解,如果您情況比較復雜或者特殊,以上沒有完全解答您的問題,如果您還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有律師為您提供更加專業的答復。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房地產合作開發建房合同的表現形式有哪些
2021-02-09男子黑診所輸液后死亡,非法行醫鬧出人命怎么量刑
2021-02-21規范的保密條款需包括哪些內容
2021-01-24倉單質押有哪些風險,應該如何去防范
2021-03-11破產和解是否有利于債權人債權利益的實現
2021-01-16非親生子女離婚歸誰
2021-03-03禁止包辦、買賣婚姻和其他干涉婚姻自由的行為有何區別
2021-01-04贍養費能追溯嗎
2020-12-11格式合同中的權利義務是否可以更改
2021-01-17虛假宣傳可以撤銷裝修合同嗎
2021-03-24女職工權益保護專項集體合同
2020-12-19法律對產品責任保險是如何規定的
2021-02-01交保費未出保單合同是否成立
2021-03-22無證駕駛造成人員傷亡 保險公司應賠償
2021-03-12車險理賠注意事項
2020-11-13保險經紀人與保險代理人的區別是什么
2020-11-10保險公司被判賠償焦點案例
2021-01-12中國的保險法律制度
2020-12-24中國人壽保險公司個人代理人保險代理合同
2021-01-31不同時期有哪些不同的土地改革政策
2020-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