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病人犯罪要負責嗎?
根據《刑法》第18條的規定:“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認或者不能控制自己的行為的時候造成危害結果,經法院程序鑒定確認的不負刑事責任,但是應當責令他的家屬或者監護人嚴加看管和醫療;在必要的時候、由政府強制醫療。間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時候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尚未完全喪失辨認或者控制自己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但是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根據該條規定,精神病人的刑事責任問題分為以下三種情況:
1、完全無刑事責任的精神病人
這是指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認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為的時候造成危害結果的情況。這種精神病人是完全無刑事責任的精神病人,對其實施的危害社會的行為不負刑事責任。
要確認他是完全無刑事貿任的精神病人,必須同時符合兩個標準:
(1)醫學標準。即他在實施危害社會的行為時是處于精神病狀態之中,而且正處于發病期而不是緩解期和間歇期,實施危害社會的原因是由于有精神病所引起的。。
(2)心理學標準。即由于行為人有精神病而使他完全喪失了辨認和控制自己行為的能力。是否符合這兩個標準,即是否同于完全無刑事責任能力的精神病人,這要經過法定程序鑒定確認、即依法進行司法精神的鑒定。
2、完全負刑事責任的精神病人
這是指間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時候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的情況。間歇性的精神病人處于間歇期,沒有發病,精神是正常的,具有辨認和控制自己行為的能力,所以他們在間歇期間實施了危害社會的行為構成犯罪,應負完全的刑事責任。
這種精神病人一般是間歇性的精神病,精神病發作的時候沒有刑事責任能力,而沒有發作的時候則相當與正常人,這個時候犯罪當然要承擔完全的刑事責任。對于是否有完全的刑事責任能力,當然也需要精神病鑒定機構的鑒定結論來審查判斷。
3、限制刑事責任的精神病人,又稱為減輕刑事責任或部分刑事責任的精神病人
這是指尚未完全喪失辨認或控制自己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情況、他們是介于完全無刑事責任的精神病人、他們犯了罪應負刑事責任,但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我國刑法規定:“尚未完全喪失辨認或者控制自己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但是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對于這種病人,在犯罪的時候是有一定的刑事責任能力的,但是他的刑事責任能力在那個時候是不完全的,反應在處罰上來,則當然可以對其適用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怎樣量刑
我國刑法明文規定:“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認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為的時候造成危害結果,經法定程序鑒定確認的,不負刑事責任”;“間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時候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尚未完全喪失辨認或者控制自己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但是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通過律霸網小編回答了精神病人犯罪是否要負責的問題,相信你對這方面有了新的了解和新的認識。其實實踐中,到底精神病人犯罪要負責嗎?此時需要看具體精神病人的情況是怎樣的,需要經過專業的鑒定之后才能確認。而要是屬于完全無刑事責任的精神病人,此時即使實施了犯罪行為的,也是不用實際負責任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交通肇事逃逸致死怎么處罰
2020-12-20中外合資企業需要設立監事會嗎
2020-11-08離婚后能否給子女改姓氏
2020-12-03勞務分包合同是否需要約定保證金
2020-11-14委托合同該怎么解除
2021-01-21出售違建合同有效嗎
2021-01-19期待利益不予賠償該怎樣理解
2020-11-19臨時使用林地的期限是多久
2021-03-08國家允許房地產開發資質轉讓嗎
2021-02-11待崗要待多久解除合同
2020-11-23競業限制期限是多久
2021-03-08合同免責條款有哪些
2021-01-13臨時工發生工傷可以進行工傷認定嗎
2020-11-29高新技術產品研發責任保險條款
2021-03-16人身保險合同無效的事由有哪些
2021-01-30人身保險糾紛的解決途徑有哪些
2020-12-25互聯網保險是什么
2020-12-23發生交通事故如何向保險公司索賠
2021-02-16盡早為老年幸福生活買單
2021-01-21承包方土地承包經營權共有人如何確定
2021-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