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怎么處罰
根據刑法規定,交通肇事后逃逸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規定,交通運輸肇事后逃逸是指有下列情形,在發生交通事故后,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的行為:
(一)死亡一人或者重傷三人以上,負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責任的;
(二)死亡三人以上,負事故同等責任的;
(三)造成公共財產或者他人財產直接損失,負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責任,無能力賠償數額在三十萬元以上的。
交通肇事致一人以上重傷,負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責任,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以交通肇事罪定罪處罰:
(一)酒后、吸食毒品后駕駛機動車輛的;
(二)無駕駛資格駕駛機動車輛的;
(三)明知是安全裝置不全或者安全機件失靈的機動車輛而駕駛的;
(四)明知是無牌證或者已報廢的機動車輛而駕駛的;
(五)嚴重超載駕駛的。
因此,交通肇事致人死亡后逃逸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如何認定
1、因逃逸致死的對象必須是行為人交通肇事行為致傷的人,而不是其他人。
2、行為人對交通肇事行為致傷的人負有及時救助的義務,該義務是由于行為人的交通肇事這一先行行為,使法律所保護的“致傷的人”的身體健康、生命安全處于危險狀態下而產生的義務,肇事者有能力實施救助而不實施救助行為致受傷的人發生了死亡的結果。
3、行為人對受傷人員死亡的結果持過失心理,因疏忽大意而沒有預見或者雖然預見但輕信能夠避免,以致發生了受害人死亡結果的心理狀態。這種過失的主觀罪過形式是對肇事者的行為認定為交通肇事罪的關鍵。如果肇事者明知不實施對受害人的救助行為會發生受害人死亡的危害結果將被害人帶離現場而逃逸,放任這種危害結果發生的間接故意心理態度,則已超出交通肇事罪的界限。
4、行為人逃逸行為與被害人死亡結果之間具有刑法上的因果關系。行為人逃逸行為與被害人死亡結果之間的因果關系主要有兩種情況:
(1)行為人肇事行為致受害人受傷,但傷情不致引起死亡結果,肇事者逃逸后由于其他原因的介入引起受害人死亡的結果,這一結果與逃逸行為沒有直接的必然因果關系,對肇事者只能按刑法133條規定的第一個量刑幅度處罰。
(2)如果肇事者的行為使受害人傷勢嚴重,若不及時救助,就會發生死亡的結果,在這種情況下肇事者逃逸后,由于其他介入的原因導致受害人死亡的結果發生,即肇事行為與肇事者逃逸行為是危害結果發生的主要原因,介入的原因只是死亡結果發生過程中的一個條件時,仍應認定為因逃逸致人死亡的情況。
以上就是律霸網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逃逸致死怎么處罰相關資料。綜上所述,在發生交通事故逃逸的情況下,如果是在將受害者送往醫院后并沒有等到解決就擅自離開的話,也應當作為逃逸處理。如還有其他疑問,歡迎在線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無期徒刑和終身監禁的區別在哪里
2021-01-13農村房屋拆遷的補償方式有哪些
2020-12-01民間借貸超過了訴訟時效怎么辦
2020-11-30經偵傳喚可以不去嗎
2021-03-20收到銀行催收函還不上怎么辦
2021-02-18婚前隱瞞家族有精神病史能成為離婚理由嗎
2021-02-09建筑施工專屬管轄包括哪些
2021-02-14打架斗毆如何如何處罰
2021-01-08公司股東欺詐轉讓股權如何起訴
2021-03-26取得房產證后購房合同還有效力嗎
2020-12-09保險居間合約的范本是怎樣的
2021-03-25被保險人交通肇事逃逸保險公司是否需要賠償
2020-12-25無證駕駛肇事保險公司是否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2021-03-03特殊崗位人員如何繳納養老保險費
2020-12-23家庭財產出險后被保險人需要做些什么
2020-11-122015年土地承包新政策
2021-01-29拆遷戶補償最短多長時間
2021-02-27集體土地征收上的房屋拆遷補償方案有幾種
2021-01-192020年最新廠房拆遷補償政策
2021-01-18在常州有戶口本沒房產的人拆遷有補償嗎
2021-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