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借貸超過了訴訟時效怎么辦
一、搜集訴訟時效中斷的證據
一般來說,超過訴訟時效的法律后果是喪失勝訴權,但不影響法院受理,法院在受理后,如查明無訴訟時效中止或中斷等情形,判決駁回訴訟請求;如查明存在訴訟時效中止或中斷情形的,則支持債權人訴訟請求。
因此關鍵是在訴訟之前,收集中止或中斷方面的證據。如果在2年之內出借人向借款人主張過權利、或對方同意履行、或提起訴訟仲裁等,而且有證據證明,那么會造成訴訟時效的中斷,訴訟時效自中斷之日起重新計算。
常見的可以造成訴訟中斷的催告方式有:公告、郵局特快專遞、信函、掛號信、電報、主張債權的調查表和政府文件、作審計報表之用的詢證函、主張抵銷等。當然,實踐中對于中斷效力的認定還需要其他證據的配合,例如對下落不明的債務人的公告還需要該債務人下落不明的證據等。
二、如果債權已經超過訴訟時效,債權人應如何處理呢?
如果無法找到訴訟時效中斷的證據,只能尋找其他的救濟方式。一般來說,債權只有在法律規定的訴訟時效期限內主張,才會得到法律的保護。在債務人及時行使時效抗辯權的情況下,無論是公力救濟還是私力救濟,已無適用之意義。因此,下文如無特別說明,均以債務人不行使時效抗辯權為前提。
(1)盡量考慮通過友好協商,爭取債務人自愿還款或達成還款協議。
首先,爭取債務人自愿還款。按照我國《民法通則》的理論,超過訴訟時效的債權,消滅的僅僅是債權人的勝訴權,權利并沒有喪失。超過訴訟時效后如果債務人自愿履行債務,債權人便可接受債務人的清償而使債權得到滿足;債務人在清償債務后,不得以債權已過訴訟時效為由,要求債權人返還財產。當債務人償還部分債務后又停止履行債務,應將債務人的履行視為訴訟時效重新計算的事由,債務人履行部分債務意味著債務人對此筆債務的認可,債權人可以要求債務人履行未完成的部分債務,債權人也有權請求法院強制債務人履行債務,而不論債務人是否意識到債權是否已過訴訟時效。
其次,爭取債務人與債權人達成還款協議。最高人民法院在【法釋(2008)11號】第十六條中指出,義務人作出分期履行、部分履行、提供擔保、請求延期履行、制定清償債務計劃等承諾或者行為的,應當認定為民法通則第一百四十條規定的當事人一方“同意履行義務。”雙方當事人在超過訴訟時效后達成還款協議的,視為對此筆債務的重新確認,債務人的還款意思表示可以導致訴訟時效的重新計算。
(2)無法協商的,債權人一方可考慮向對方發出催收到期款項通知單。
法釋[1999]7號批復認為,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四條、第九十條規定的精神,對于超過訴訟時效期間,信用社向借款人發出催收到期貸款通知單,債務人在該通知單上簽字或者蓋章的,應當視為對原債務的重新確認,該債權債務關系應受法律保護。本批復實際上確認了訴訟時效期間屆滿后債務人在債權人催款通知單簽章的法律,即認為債務人的簽章行為是對原債務的重新確認。在民間借貸中可以效仿信用社的相關做法,向借款人發出催收到期貸款通知單,債務人在該通知單上簽字或者蓋章的,可以視為對原債務的重新確認,該債權債務關系應受法律保護。
律師建議:
實踐中,雙方達成還款協議、債務人在催收單上簽章和為原債務提供擔保均構成對原債務(權)的承認。但通過分析可知,民間借貸超過訴訟時效后可采取的救濟方法并不多,且具有很大的風險。因此,債權人要重視借條的訴訟時效問題,采用定期催收(要求借款人在催收通知書上簽章)、寬限期(不超過3個月為宜)等手段延續時效,如果發生借款糾紛,債權人需要做好提起訴訟的準備。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假一賠一”公告承諾能否作為商家逃避法律責任的依據
2021-01-18法定收養與事實收養有什么不同?
2021-03-18兩人出于共同故意去打人會怎樣處罰
2020-11-24購房黃皮合同有法律效力嗎
2021-01-04沒有約定還款期限的債務訴訟時效是多久
2021-03-21養別人老人多年能要回贍養費嗎
2021-01-27不同意離婚答辯狀
2020-12-21預售合同是否可以撤銷
2021-02-20房屋裝修合同多久終止
2020-12-12滿足什么條件才會注冊倉單
2021-02-02房地產轉讓要按照什么程序辦理
2020-12-24農村房屋確權發證的時間是什么時候
2021-01-04上班玩手機被開除算違反勞動法嗎
2021-03-13發生勞動糾紛時該如何證明自己身份
2021-01-21學生幼兒意外傷害保險有哪些規定
2020-11-25保險合同解除權的分類
2020-12-16對保險人解除合同的限制
2020-12-23車禍致殘該怎么理賠
2021-02-14車禍致殘的理賠項目有哪些
2021-03-11車禍理賠多少錢合理
2021-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