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開車撞死人逃逸怎么判刑 根據《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條規定:
違反交通運輸管理法規,因而發生重大事故,致人重傷、死亡或者使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交通運輸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別惡劣情節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二、交通肇事逃逸構成 交通肇事后逃逸的構成有三個方面。
主觀方面 主觀方面即行為人的主觀動機,交通肇事后逃逸的動機一般是逃避搶救義務以及逃避責任追究。這種動機是積極的心理活動。雖然交通肇事罪是過失犯罪,但僅就逃逸行為而言,具有直接的行為故意。因此只有行為人對肇事行為明知,同時又有逃逸的直接犯意,才構成交通肇事后逃逸。因為從主觀方面來看,在犯罪惡意上是很小的,是對現場后果的害怕所致。但毫無疑問,其逃逸行為還是直接故意所致。所以無論何種情形,行為人在逃逸時都必須明知自己的行為造成了交通事故的發生,并對逃逸行為有直接的故意,這是行為人的主觀方面。
客觀方面 交通肇事后逃逸行為必須符合法律規定的情形。從刑法理論來看,認定行為人是否構成犯罪,最直接的便是對行為的客觀方面予以認定。對交通肇事后逃逸的行為,是最高院的《解釋》中規定了在五種情形的基礎上而逃跑的行為。這就可以明確交通肇事后逃逸是作為交通肇事罪量刑的加重情節來規定的。也就是說如果行為人的先前行為沒有違反交通運輸管理法規,或者雖有交通違規行為但該違規行為與結果沒有因果關系,或者行為人在交通事故中僅負同等責任或者次要責任,或者交通行為在所造成的結果尚未達到交通肇事罪基本犯的定罪標準的,或者在負事故全部責任或主責的情況下僅致1人重傷,但又不具備酒后駕駛、無執照駕車、無牌照駕車《解釋》規定的情形之一的,即便行為人事后有逃逸行為,也不能認定為交通肇事后逃逸。
交通肇事后逃逸行為的空間要素,即該行為是否僅限于 逃離事故現場 。行為人在交通肇事后雖然沒有逃離現場(有的是不可能逃跑),但是在將傷者送到醫院后或在等待交警部門處理時畏罪逃跑,無論從主觀方面還是客觀方面都是符合交通肇事后逃逸行為的構成的,也應當受到法律的嚴懲。而在學界部分學者認為交通肇事罪是一種過失犯罪,行為人的主觀惡性并不深。因此,對其處理不宜過重,具體把握尺度也宜寬不宜嚴,所以要對逃逸行為的時間和空間作必要的限定。
三、交通肇事逃逸責任認定?
交通肇事后逃逸 的認定,首先,交通肇事逃逸的前提條件是 為逃避法律追究 ,其次,交通肇事逃逸并沒有時間和場所的限定,不應僅理解為 逃離事故現場 ,對于肇事后未逃離(或未能逃離)事故現場,而是在將傷者送至醫院后或者等待交通管理部門處理的時候逃跑的,也應視為 交通肇事后逃逸 。而對于 其他特別惡劣情節 ,《解釋》第4條規定:交通肇事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屬于 有其他特別惡劣情節 (1)死亡二人以上或者重傷五人以上,負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責任的;(2)死亡六人以上,負事故同等責任的;(3)造成公共財產或者他人財產直接損失,負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責任,無能力賠償數額在六十萬元以上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有限責任公司關于股權轉讓的股東會決議范本怎么寫
2021-03-09涉外合同法律沖突如何解決
2021-02-17先予執行的申請流程是什么
2020-11-22簽保險代理合同事畢需要解約嗎
2020-12-18新員工入職破冰培訓怎么做
2021-02-06什么關系構成勞動關系
2020-11-21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四)
2021-03-20保險合同的解釋適用是擇怎么樣的
2021-02-25一起保險合同糾紛的評析
2020-11-10如何書寫保險理賠申請書
2021-01-10“拼車”發生交通事故,責任主體如何確定?
2021-01-02保險公司追償沒財產執行怎么辦
2021-01-25出事后保險公司要通話記錄做什么
2021-01-06工程質量保險怎么投保
2021-03-10保險公司的組織形式有哪些
2020-11-30保險合同變更的程序和手續包括哪些
2020-12-05公眾責任險投保的意義
2021-01-23懷集縣拆遷人民防空警報設施和報廢警報器、控制終端等設備審批辦理(流程、材料、地點、費用、條件)
2020-11-16房產買賣如何確定違約金
2021-01-09父親再婚后宅基地面臨拆遷 父親名下的房產有1套寫我名字 是否為夫妻共同財產
2020-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