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面對暴力違法拆遷應該怎么辦?
被拆遷人如果遭受到暴力拆遷的,被拆遷人可以立即向公安機關報案,并且收集暴力拆遷的相關證據,如錄像、錄音等。
二、相關法律規定
第二十七條 實施房屋征收應當先補償、后搬遷。
作出房屋征收決定的市、縣級人民政府對被征收人給予補償后,被征收人應當在補償協議約定或者補償決定確定的搬遷期限內完成搬遷。
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采取暴力、威脅或者違反規定中斷供水、供熱、供氣、供電和道路通行等非法方式迫使被征收人搬遷。禁止建設單位參與搬遷活動。
第三十一條 采取暴力、威脅或者違反規定中斷供水、供熱、供氣、供電和道路通行等非法方式迫使被征收人搬遷,造成損失的,依法承擔賠償責任;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尚不構成犯罪的,依法給予處分;構成違反治安管理行為的,依法給予治安管理處罰。
如現行規范拆遷行為的立法不到位,拆遷群眾缺少及時有效的利益訴求渠道。
個別開發商有恃無恐,為完成拆遷而不惜對所謂的"釘子戶"停水、斷電,甚至威脅、恐嚇,強行拆除居民房屋。
主要原因是相關賠付不合理,國家規定的款項出現私吞現象,或者開發商不能給予合理的條件,導致居民拆遷后可能失去居所。
一些政府為規避行政違法的責任,將拆遷工作委托給一些組織或企業"實行包干制",將拆遷任務直接"包干分解",甚至給一些法律意識淡薄的執行人員。"委托社會力量動手,自己背后撐腰",這種征遷方式成為滋生各種野蠻拆遷、暴力拆遷事件的重要原因。
綜上所述,針對暴力、威脅的強制拆遷方式是禁止的,如果一旦有單位有這些行為的,那么就會禁止該建設單位參與搬遷活動,法律規定中雖然有行政強制拆遷,但也需要有合法的手續,而且也不能有暴力行為存在。
最新關于強拆的法律法規
有關補償項目較低導致不得不強拆的法律法規
行政強拆補償的法律規定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投資入股與干股的區別
2020-11-25拆遷公司收入怎么計算營業稅
2020-11-11贍養人應當如何贍養老人
2021-03-12醫療保險長期未繳納如何賠償
2021-01-01挪用公款罪和挪用資金罪的區別是什么
2021-02-17如何處理員工擅自離崗的事件
2021-03-09勞務派遣糾紛哪個地方仲裁管轄
2020-12-03如何選擇境外旅游保險
2021-01-21淺談對保險合同中重大事項的理解
2020-12-06保險理賠的步驟有哪些
2020-11-22保險公司不賠付車險的情況有哪些
2021-02-26當機動車保險事故發生后應該怎么處理
2021-03-15不愿報警車險拒賠怎么辦
2021-02-21有關物權法的基本法律知識(二)
2020-12-11拆遷安置房,公攤面積多少合適
2021-01-19如何處理企業因機場占地拆遷補償涉及稅費
2021-02-24農村拆遷安置小區回遷房如何購買
2020-12-25企業拆遷如何補償
2021-02-07仲裁確認工作的五個程序步驟
2020-11-18農村征地拆遷補償標準是怎么樣
2020-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