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遭遇強拆,該不該相信依法維權?
被拆遷人遭受到暴力的拆遷時,被拆遷人相應相信依法維權,不要做出違反犯罪的維權行為,這樣不僅不能獲得賠償,還有可能承擔法律責任。
第三十條 市、縣級人民政府及房屋征收部門的工作人員在房屋征收與補償工作中不履行本條例規定的職責,或者濫用職權、玩忽職守、徇私舞弊的,由上級人民政府或者本級人民政府責令改正,通報批評;造成損失的,依法承擔賠償責任;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三十一條 采取暴力、威脅或者違反規定中斷供水、供熱、供氣、供電和道路通行等非法方式迫使被征收人搬遷,造成損失的,依法承擔賠償責任;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尚不構成犯罪的,依法給予處分;構成違反治安管理行為的,依法給予治安管理處罰。
第三十二條 采取暴力、威脅等方法阻礙依法進行的房屋征收與補償工作,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構成違反治安管理行為的,依法給予治安管理處罰。
二、被拆遷人要怎么做才能最大限度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被拆遷人提出執行異議時,可以按照民事訴訟法的有關程序提起,法院應就此執行異議進行審查或舉行聽證,并最終作出是否執行的裁定。
新的《國有土地房屋征收與補償條例》實施后,法院面臨著司法強拆的巨大壓力,完全按照上述行政訴訟法的司法解釋的規定來執行房屋強拆的任務,顯然力不從心,實踐效果未必如意,法院有必要進行司法執行方式上的創新,而這有必要有新的司法解釋予以規定。人們正拭目以待。在此,提醒被拆遷人,從法律的程序上來講,在司法強拆的最后階段提起執行異議,以此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顯然缺少力度。應該及早采取救濟措施,越早越好。
三、行政強拆的法律責任
第三十條
市、縣級人民政府及房屋征收部門的工作人員在房屋征收與補償工作中不履行本條例規定的職責,或者濫用職權、玩忽職守、徇私舞弊的,由上級人民政府或者本級人民政府責令改正,通報批評;造成損失的,依法承擔賠償責任;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三十一條
采取暴力、威脅或者違反規定中斷供水、供熱、供氣、供電和道路通行等非法方式迫使被征收人搬遷,造成損失的,依法承擔賠償責任;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尚不構成犯罪的,依法給予處分;構成違反治安管理行為的,依法給予治安管理處罰。
第三十二條
采取暴力、威脅等方法阻礙依法進行的房屋征收與補償工作,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構成違反治安管理行為的,依法給予治安管理處罰。
第三十三條
貪污、挪用、私分、截留、拖欠征收補償費用的,責令改正,追回有關款項,限期退還違法所得,對有關責任單位通報批評、給予警告;造成損失的,依法承擔賠償責任。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尚不構成犯罪的,依法給予處分。
第三十四條
房地產價格評估機構或者房地產估價師出具虛假或者有重大差錯的評估報告的,由發證機關責令限期改正,給予警告,對房地產價格評估機構并處 5萬元以上20萬元以下罰款,對房地產估價師并處1萬元以上3萬元以下罰款,并記入信用檔案;情節嚴重的,吊銷資質證書、注冊證書;造成損失的,依法承擔賠償責任;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綜合上面所說的,被征地者遭遇強拆之后一定要相信法律才能幫助自己,千萬不要使用暴力來進行解決,只有依法的按照條款來進行處理,那么才可以讓違法者受到應有的處罰,所以,案件的處理都是有法律依據的,只要相信法才可以得到該有的賠償。
有關補償項目較低導致不得不強拆的法律法規
最新關于強拆的法律法規
強拆要滿足哪些條件?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2020年租房合同范本是怎樣的
2020-12-10相鄰關系與地役權有什么區別
2021-03-02交通事故逃逸一般怎么處理
2021-02-26票據背書不連續怎么辦
2021-01-05涉臺結婚提交的材料是什么
2020-11-18離婚后還要計生考核嗎
2021-01-15放棄房屋所有權如何辦理
2020-12-19虛假公司簽的合同是否無效
2021-02-21房產中的公攤面積怎么算
2020-12-14非法占地如何處罰
2021-02-10房產贈與過戶程序是什么
2020-11-11勞務派遣工是否可以帶薪休假
2020-12-26國家對標準工作時間是怎樣規定的
2020-12-10實習期未與公司簽訂勞動合同發生事故屬于工傷嗎
2020-12-10投資型保險的費用及給付型態
2020-11-30國壽鴻盈兩全保險的保險責任包括哪些內容
2020-11-30出險和理賠時要注意什么
2021-01-25個人意外保險最多理賠多少
2020-12-21對無過錯車主未投強制險應如何擔責的思考
2020-12-12人身侵權與保險理賠是否兼得
202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