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村委會截留征地補償費,比例多高算違法?
村委會留取征地補償款比例超過30%,就屬于違法截留征地補償款的行為。
《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規定,土地補償費歸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所有,地上附著物及青苗補償費歸地上附著物及青苗的所有者所有。
對于安置補助費,必須專款專用,不得挪作他用,分三種情況:
由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安置的,安置補助費支付給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由其管理和使用;
由其他單位安置的,安置補助費支付給安置單位;
不需要統一安置的,安置補助費發放給被安置人員個人或者征得被安置人員同意后用于支付被安置人員的保險費用。這里,被征地農民應清楚安置的形式,是村集體安置還是其他單位,還是不做統一安置。
二、征地拆遷案件中的應對注意事項
(一)要有“證據意識”,注意搜集和保存有力證據
證據對于依法維權至關重要。掌握充分、可靠的證據是勝訴的保證,也會使自己在談判中處于有利的位置。“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準繩”是司法活動的基本原則,但在現實生活中,往往由于舉不出證據,導致不利后果。
在整個征收過程中,被征地、拆遷戶應該注意保留和收集一切能夠證明實施的相關證據,包括雙方簽訂的一些協議,有時還可以采取錄音、錄像、照相、公證的方式收集證據。對于如何判斷證據的有效性,取得有效的證據,有時需要專業律師的指導和幫助,但自己必須要有“證據意識”。如果沒有事先的準備,一旦發生糾紛,就可能面臨不利的結果。
(二)申請政府信息公開程序往往是收集維權證據的第一步
目前信息公開的主要法律依據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信息公開條例》,對信息公開的主體、范圍、時間等都作了明確得規定。
按《土地管理法》的規定,征地一般應由省級政府批準,想知道征地是否合法,應首先向國土資源部門申請征地批文的信息公開,如果沒有批文,那征收肯定違法。通過信息公開程序,往往可以找到征地拆遷過程中的違法點,通過此程序所獲取的證據材料,可以有針對性的提起復議或者訴訟程序,依法維權。
對國有土地上房屋拆遷而言,根據新的《條例》規定,首先應由區縣人民政府作出“征收決定”,對于是否存在“征收決定”,是否依法公告,是否符合公共利益,是否符合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城鄉規劃和專項規劃,這些都可以通過申請信息公開來了解。
如果有關部門不依法進行信息公開,可以根據《行政訴訟法》及《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受理信息公開行政案件的規定》,對其不履行信息公開法定職責的行為,提起行政訴訟。
(三)房屋拆遷補償糾紛中需要收集的證據類型
1、被拆除房屋的所有權證;
2、證明被拆除房屋的結構、房屋的性質(住宅、辦公和或商用)、房屋的建筑面積等證據;
3、當被拆遷房屋所有權證上記載的所有人與主張權利的被拆遷人不同時,還需要提交證明被拆遷人對于被拆遷房屋享有接受補償安置權利的證據(包括親屬關系證明、繼承權公證書、放棄權利聲明等);
4、證明房屋被拆除的時間的證據。
(四)農民在土地維權中應采取的對策
面對非法征地拆遷,農民在維權中,要做到理智清醒,依法辦事,以免遭到地方政府的陷害。另外,征地拆遷補償安置不合理,不要輕易簽字,農民擁有土地、房屋的合法使用權和所有權,地方政府、開發商的非法占地施工行為,應當受到法律制裁。
村委會沒有截留征地補償費的權利,就算是村委會要預留一部分征地補償費作為將來村里面的一些活動經費,但是國家規定預留比例不能超過征地補償款的30%的,也不是說沒有超過30%就不違法了,截留的這一小部分補償款也要用于村集體建設。
如何簽訂征地補償協議書?
征地補償維權方式有哪些
新農村征地補償標準是怎樣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刑事訴訟起訴書怎么寫
2020-12-09死刑緩期二年執行具備的條件有什么
2021-03-24怎樣寫欠條
2021-03-252020年最新全國各省市消費者協會投訴電話及地址是什么
2021-01-10離婚后孩子的探視權法律規定
2020-11-25女婿要給贍養費嗎
2020-11-15主合同與擔保合同在效力上有什么關聯
2021-01-05妻子出軌想離婚怎么辦
2021-01-23競業限制補償金有哪些規定
2020-11-14賠償金和經濟補償的不同之處是什么
2020-12-14勞動爭議調解和仲裁分別應在多長時間內解決
2020-11-22勞動糾紛一裁終局的情形
2021-03-06強險范圍內保險公司是否要賠償人身損失呢
2021-02-18旅行者登車前發生事故保險公司應否理賠
2021-03-14合資保險公司的注冊資本是實繳資本嗎
2021-02-24沒有經保險公司現場勘查,能獲得賠償嗎
2021-03-24保險合同的效力如何
2020-12-15保險法關于理賠的規定有哪些
2021-01-10"死"保單幫您"活"理財
2021-01-14保險經紀人和代理人的區別是什么?
2021-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