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11月7日,某旅行社與某保險公司簽訂了一份旅行社責任保險合同(合同系保險公司制作的格式合同),合同約定:(一)在本保險期限且在旅游合同規定的責任期限內,因被保險人的疏忽或過失造成被保險人接待的境內外旅游者遭受下列經濟損失,依法應由被保險人承擔的經濟賠償責任,保險人負責賠償,期限一年;(二)旅游合同規定的責任期限指被保險人組織的國內旅游、出境旅游,責任期限從旅游者在約定的時間登上由旅行社安排的交通工具開始,直至該次旅游結束離開被保險人安排的交通工具為止。合同簽訂后旅行社與某中學簽訂了一份廈門單飛單臥四日游的合同,時間為2006年8月5日自火車站始發至2006年8月8日回火車站止。8月5日中午,由于旅行社未組織集體進站登車,游客胡某與其女即自行驗票進站,行至火車站地下通道時,被他人撞倒造成七級傷殘。旅行社賠償后,保險公司以胡某未登上交通工具不在責任期限內為由拒絕了旅行社的索賠要求。
【分歧】
旅行者在登車前發生事故,保險公司應否理賠?
第一種意見認為,保險公司不應理賠。理由是根據雙方所簽保險合同約定,旅游合同規定的保險責任期限以旅游者登上交通工具開始,而傷者并未登上列車,而是在過道中受傷。
第二種意見認為,保險公司應該理賠。理由是:1、根據旅游合同和保險合同約定的責任期限可以看出傷者出險是在規定期限內;2、旅行社在登車時未組織好游人集體進站登車存在過錯,且“登上由旅行社安排的交通工具開始”中的“登上”是一個動態的過程,旅客一經交通部門驗票即可視為進入了交通工具,并非指一定要已經坐在座位上才能算登上。
【管析】
筆者同意第二種意見。并補充理由如下:
1、保險合同是保險公司事先單方面就雙方權利、義務及其他事項制定的,屬于格式合同范疇,同其他合同一樣應當遵循公平原則來確定雙方的權利義務,而且應盡量做到條款含義明確、沒有歧義。現雙方就保險的責任期限理解上發生了爭議,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四十一條和《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第三十條之規定,如果雙方對格式合同中的條款存在兩種不同解釋時,應當作出不利于制定格式條款一方的解釋;
2、雙方所簽保險合同中就保險責任的承擔已明確約定了期限即“在本保險合同期限且在旅游合同規定的責任期限內……”,而旅游合同規定的責任期限已明確約定是在8月5日從火車站開始至8月8日回火車站止,這說明只要旅游者到了火車站接受了旅行社交付的車票即可視為旅行社對游客的安全責任已經開始;
3、保險公司在合同中約定“旅游合同規定的責任期限范圍指被保險人組織的國內旅游、出境旅游,責任期限從旅游者在約定的時間登上由旅行社安排的交通工具開始,直至該次旅游結束離開被保險人安排的交通工具為止”實際上已經代位行使了旅行社與旅游者之間的權利義務的制定,該行為沒有法律依據,應視為無效條款。作者:萍鄉市安源區人民法院**軍羅樹文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買房子需要哪些程序?
2021-02-12合同無效后的期待利益怎樣認定
2021-03-24傳銷的查處舉報機關有哪些
2021-02-28行政訴訟原告如何申請陪審團
2021-01-19公司分立資產變動是否交稅
2020-12-10輕微交通事故處理的步驟是什么
2021-01-14前罪未執行能否認定累犯
2021-03-22不服仲裁裁決當事人是否可以到法院申請撤銷
2020-12-05道路交通誤工費怎么計算
2020-11-29私人借錢用房子做抵押安全嗎
2021-03-19國有獨資商業銀行監事會對什么事項進行監督
2021-01-19越權代理與無權代理的區別
2020-11-15聘用合同續簽日期可以提前簽嗎
2021-02-04可變更勞動合同的情況有哪些
2020-11-23崗位變動員工是否要簽字
2021-01-23哪些人可以辭退
2020-12-09勞動爭議經濟賠償金的適用情形
2020-12-27保險合同生效有什么含義
2020-12-09保險合同中的附加險條款如何生效
2020-12-20保險合同中的告知義務的性質是強制的嗎
2020-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