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人交通費的依據有哪些
《民法通則》第119條規定:“侵害公民身體造成傷害的,應當賠償醫療費、因誤工減少的收入、殘疾者生活補助費等費用;造成死亡的,并應當支付喪葬費、死者生前撫養的人必要的生活費等費用。”
受害人應當得到的賠償項目包括:
(1)醫療費。
(2)交通費。
(3)誤工費。“受害人有固定收入的,誤工費按照實際減少的收入計算。受害人無固定收入的,按照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計算;受害人不能舉證證明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狀況的,可以參照受訴法院所在地相同或者相近行業上一年度職工的平均工資計算。”需要醫院出具休息假條。
(4)住院伙食補貼。
(5)護理費。
(6)營養費。醫院出具營養意見。
(7)殘疾賠償金。根據受害人喪失勞動能力程度或者傷殘等級,按照受訴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標準,自定殘之日起按二十年計算。但六十周歲以上的,年齡每增加一歲減少一年;七十五周歲以上的,按五年計算。
(8)被扶養人生活費。根據扶養人喪失勞動能力程度,按照受訴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性支出和農村居民人均年生活消費支出標準計算。被扶養人為未成年人的,計算至十八周歲;被扶養人無勞動能力又無其他生活來源的,計算二十年。但六十周歲以上的,年齡每增加一歲減少一年;七十五周歲以上的,按五年計算。被扶養人是指受害人依法應當承擔扶養義務的未成年人或者喪失勞動能力又無其他生活來源的成年近親屬。被扶養人還有其他扶養人的,賠償義務人只賠償受害人依法應當負擔的部分。被扶養人有數人的,年賠償總額累計不超過上一年度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性支出額或者農村居民人均年生活消費支出額。
(9)精神損害賠償。精神損害的賠償數額根據以下因素確定:
(一)侵權人的過錯程度,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二)侵害的手段、場合、行為方式等具體情節;
(三)侵權行為所造成的后果;
(四)侵權人的獲利情況;
(五)侵權人承擔責任的經濟能力;
(六)受訴法院所在地平均生活水平。
交通費的問題需要自己多加注意其中的限定,因為有關的費用認定是需要程序上的操作,自己需要注意具體的情況,盡量減少自己的利益損失,然而在具體的處理中會陷入一定的困境,自己需要積極的咨詢有關部門的人員,這樣自己的問題處理才會實現。
交通事故責任認定:行人橫穿馬路被撞,責任誰來擔
交通事故私了后能向保險公司索賠嗎?
發生交通事故后怎么劃分責任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學生拿板磚砸老師,未成年將受到什么處罰
2021-02-10中國駐外使領館可以辦理哪些公證?
2021-01-26解除合同催告合理期限
2021-02-09離異后親生母親是否具有法定監護權
2020-12-24軍婚怎么樣才能離婚
2021-01-12仲裁條款向第三人擴張與合同相對性的沖突是什么
2021-01-22房產繼承糾紛的解決方法有什么
2021-02-12韓國非法打工如何處罰
2021-03-02與用人單位解除勞動關系后應該如何辦理轉移手續
2020-12-24飛機延誤險怎么賠償
2021-01-16索賠發生糾紛能否單獨將保險公司列為被告?
2020-12-31由一張車票所引發的保險官司
2020-12-22財產保全保險費用承擔
2020-12-13保險監督管理機構有哪些權利
2020-11-29耕地的承包期是多長時間
2020-12-16土地承包有時間限制嗎
2021-01-24私房拆遷補償款如何分配
2021-02-08拆遷安置補償不合理,被拆遷人如何提高補償
2021-02-08當地拆遷方沒有公布拆遷補償方案合法嗎
2021-01-23成都市農村拆遷補償價格有哪些規定
2021-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