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現實生活中,很多的國家工作人員,因為職務的便利進行挪用公款,這是屬于違法的行為,嚴重的話還是會坐牢的。但是很多時候人們雖然挪用了公款,但是之后又全部償還了,那么面對這樣的情況會怎樣呢?是否需要坐牢?
一、挪用公款全部歸還是否需要坐牢,這點需要注意
這個問題關鍵要看你挪用公款使用的時間。
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人民檢察院直接受理立案偵查案件立案標準的規定(試行)》 第(二)條挪用公款案規定 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立案:挪用公款歸個人使用,數額在1萬元至3萬元以上,超過3個月未還的;
如果超過3個月未還,就會被檢察院刑事立案,就是說會被追究刑事責任。
《刑法》第三百八十四條 【挪用公款罪度】國家工作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挪用公款歸個人使用,進行非法活動的,或者挪用公款數額較大、知進行營利活動的,或者挪用道公款數額較大、超過三個月未還的,是挪用公款罪,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節嚴重的,處五年以上有期徒刑。挪用專公款數額巨大不退還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
挪用用于救災、屬搶險、防汛、優撫、扶貧、移民、救濟款物歸個人使用的,從重處罰。
二、挪用公款罪在主觀方面有以下特點
1、挪用公款具有非法性
即行為知人未經批準或許可(包括直接明示的許可或間接明示的默許),違反規章制度私自動用公款。其中,規章制度具有廣泛性,因此,挪用的非法性具有兩層含義:一是故意違反有關公款管理的規章制度,二是故意違反有關公款使用的規章制度,未經合法批準、許可。
2、挪用的本意,是指公款私用、移用、占用、借用。行為目的是為了使用,而非占有公款。其中,行為的目的包括:
(1)挪用公款歸個人使用;
(2)挪用公款進行非法活動;
(3)挪用公款進行營利活動。
3、擅自借用的特性
挪用并不侵吞公款,而是準備歸還,具有擅自借用的特性。道即便挪用后而不能歸還,也不是出于行為人的主觀故意占有,而是出于行為人意志之外的客觀原因造成的。
通過上文的解釋,對于挪用公款的行為是屬于違法的,但是如果全部歸還是否會判刑還是要根據實際情況來判斷,也就是看挪用公款的時間來決定了。想了解更多法律相關問題,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可以行使留置權的合同有哪些
2020-11-24企業以及政府法律顧問工作流程
2021-03-10農村民房房照丟失了怎么辦
2020-12-17建設項目用地預審管理辦法
2021-01-04侵權行為與無因管理的區別是什么
2021-02-10房產怎么解除抵押
2021-02-21全國性商業銀行的注冊資本最低是多少
2021-03-02業主委員會的概念以及職責是什么
2021-03-20毛坯房驗房的十三個步驟
2021-02-02人身意外傷害險有什么獨特的特點
2020-12-11對保險合同條款有爭議要如何處理
2021-02-28保險經紀人是什么呢
2021-03-21保險單何時開始生效
2021-03-03事故認定書不簽字保險理賠嗎
2021-03-22摩托車撞到汽車交強險賠嗎
2021-02-05土地承包方式有哪些
2021-03-25未經發包方同意轉讓土地承包經營權是否有法律效力
2021-01-21種植土地轉讓的程序是什么
2021-02-24新農村建設危房拆遷有補償嗎
2020-12-01房屋拆遷有爭議如何處理
2020-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