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現實生活中,很多的國家工作人員,因為職務的便利進行挪用公款,這是屬于違法的行為,嚴重的話還是會坐牢的。但是很多時候人們雖然挪用了公款,但是之后又全部償還了,那么面對這樣的情況會怎樣呢?是否需要坐牢?
一、挪用公款全部歸還是否需要坐牢,這點需要注意
這個問題關鍵要看你挪用公款使用的時間。
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人民檢察院直接受理立案偵查案件立案標準的規定(試行)》 第(二)條挪用公款案規定 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立案:挪用公款歸個人使用,數額在1萬元至3萬元以上,超過3個月未還的;
如果超過3個月未還,就會被檢察院刑事立案,就是說會被追究刑事責任。
《刑法》第三百八十四條 【挪用公款罪度】國家工作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挪用公款歸個人使用,進行非法活動的,或者挪用公款數額較大、知進行營利活動的,或者挪用道公款數額較大、超過三個月未還的,是挪用公款罪,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節嚴重的,處五年以上有期徒刑。挪用專公款數額巨大不退還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
挪用用于救災、屬搶險、防汛、優撫、扶貧、移民、救濟款物歸個人使用的,從重處罰。
二、挪用公款罪在主觀方面有以下特點
1、挪用公款具有非法性
即行為知人未經批準或許可(包括直接明示的許可或間接明示的默許),違反規章制度私自動用公款。其中,規章制度具有廣泛性,因此,挪用的非法性具有兩層含義:一是故意違反有關公款管理的規章制度,二是故意違反有關公款使用的規章制度,未經合法批準、許可。
2、挪用的本意,是指公款私用、移用、占用、借用。行為目的是為了使用,而非占有公款。其中,行為的目的包括:
(1)挪用公款歸個人使用;
(2)挪用公款進行非法活動;
(3)挪用公款進行營利活動。
3、擅自借用的特性
挪用并不侵吞公款,而是準備歸還,具有擅自借用的特性。道即便挪用后而不能歸還,也不是出于行為人的主觀故意占有,而是出于行為人意志之外的客觀原因造成的。
通過上文的解釋,對于挪用公款的行為是屬于違法的,但是如果全部歸還是否會判刑還是要根據實際情況來判斷,也就是看挪用公款的時間來決定了。想了解更多法律相關問題,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離婚中一方惡意舉債百萬,如何應對
2021-02-21民法典中禁止結婚的情形有幾種
2021-02-18股權如何轉讓
2020-12-11質押的股份能夠凍結嗎
2021-03-17未成年社區矯正對象監護人不履行監護責任怎么辦
2020-12-22生而不養的父母,可以不贍養嗎
2021-01-10沒有結婚證家暴怎么辦
2021-01-23職業病可以自己去鑒定嗎
2021-03-13撫恤金需要申請嗎
2020-11-16勞動合同的試用期只能約定幾次
2021-02-22單方調崗可以起訴解除合同嗎
2021-01-14產品責任險的特點有哪些
2021-03-19去瑞士旅游買保險需要什么手續
2021-01-15人身保險的法律特點是怎么樣的
2020-12-10出境旅游保險種類有什么
2020-11-16申請人身保險理賠所需資料有哪些
2020-11-27保單受益人變更有講究
2021-03-17離婚后可以變更保險受益人嗎
2021-03-06出現車禍怎么向保險公司索賠
2021-01-16承運人故意違約保險公司需要賠償嗎
2021-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