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欺凌案判刑嗎
達到了條件的也需要判刑:
1、已滿?16周歲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即為完全負刑事責任年齡。
2、己滿14周歲不滿16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強奸、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險物質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即為相對負刑事責任年齡。14周歲—16周歲的人不犯上述之罪的,不追究刑事責任。
3、不滿14周歲的人,不管實施何種危害社會的行為,都不負刑事責任,即為完全不負刑事責任年齡。
4、已滿14周歲不滿18周歲的人犯罪,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5、實施犯罪時的年齡,一律按照公歷的年、月、日計算。過了周歲生日,從第二天起,為已滿周歲。
6、因不滿16周歲不予刑事處罰的,責令他的家長或者監護人加以管教,必要的時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養。
7、審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對犯罪時的年齡沒有查清,而又關系到應否追究刑事責任和判處何種刑罰的公訴案件,應當退回檢察院補充偵查。
8、犯罪的時候不滿18周歲的人和審判的時候懷孕的婦女,不適用死刑及死緩。
9、已滿75歲故意犯罪的,可以從輕或減輕處罰;過失犯罪的,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10、審判的時候已滿75周歲的人,不適用死刑,但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死亡的除外。
校園欺凌行為表現
1、肢體欺凌。推撞、拳打腳踢以及搶奪財物等,是容易察覺欺凌形式。
2、言語欺凌。當眾嘲笑、辱罵以及替別人取侮辱性綽號等,是不容易察覺的欺凌形式。
3、社交欺凌。孤立、杯-葛以及令其身邊沒有朋友等,是不容易察覺的欺凌形式。
4、網絡欺凌。在網絡發表對受害者不利的網絡言論、曝光隱私以及對受害者的照片進行惡搞等,是容易察覺欺凌形式。
校園欺凌的定義是發生在學校校園內、學生上學或放學途中、學校的教育活動中,由老師、同學或校外人員,蓄意濫用語言、軀體力量、網絡、器械等,針對師生的生理、心理、名譽、權利、財產等實施的達到某種程度的侵害行為,都算作校園欺凌(暴力)。
根據以上內容的相關回答可以得出,校園暴力在達到了嚴重地步的時候是可以被判刑的,但是這個要考慮到對方是否已經買到14周歲以上,如果沒有到14周歲就不會承擔,如果您還有相關法律咨詢可以致電律霸網在線律師解答。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出國簽證辦理手續有哪些
2021-02-27疫情期間私人企業要求上班違法嗎
2021-02-18把自己的孩子送養出去犯法嗎
2020-11-20過錯方起訴離婚孩子怎么判
2020-11-29轉換和回購的核算方法有哪些
2021-02-22沒有補償的競業限制有效嗎
2020-11-22買賣投連險有哪些費用需要交納
2021-03-24婚嫁保險有什么用
2021-02-15在哪些情況下保險公司也會拒絕賠付
2021-01-31社會保險嚴重失信人名單會被公布嗎
2021-03-14未避讓斑馬線保險公司賠償嗎
2020-11-28車險未生效可以退保嗎
2020-12-12特殊崗位人員如何繳納養老保險費
2020-12-23保險合同包含哪些內容
2020-11-08保險合同違約和侵權的區別是什么
2021-02-26對保險法適用范圍是如何規定的
2020-12-14公眾責任險稅前扣除
2021-01-07土地復墾條例實施辦法
2021-02-20簽訂土地流轉合同時要注意什么呢
2021-03-07拆遷安置房七八年沒交房,該如何維權
2020-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