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耕地征地補償是怎樣的
當地政府會公布補償標準,原則上按公布標準進行補償,但有時公布的標準極低甚至不公布補償標準。如不公布補償標準,可通過申請信息公開的方式要求政府公開;根據《土地管理法》的相關規定,土地的補償加上安置補償費之和一般按前三年平均每畝年產值的20倍到30倍來計算,全國平均每畝地大約5-6萬,地上附著物和青苗補償另外計算。有些地區可能更高,看當地經濟發展水平,但通過按此標準計算出來的補償標準也不能滿足當地生活水平的,如果認為補償標準過低,一定不要簽訂任何補償協議,可以通過申請復議和行政訴訟等法律程序爭取提高補償,律師需要到政府各個部門去調取立項審批、規劃許可證,征地批文等信息。對項目用地的審批、立項、規劃等方面進行審查,通過法律規定的復議或訴訟程序以及通過與政府相關部門協商的方式,爭取提高補償標準。
1、廣東省
《廣東省征收農民集體所有土地各項補償費管理辦法》(2008年修正)
第六條 土地補償費、依法應當支付給集體的安置補助費、集體所有的青苗補償費和附著物補償費,由被征地單位管理,主要用于發展集體生產和安排因土地被征收造成的多余勞動力的就業,也可部分用于不能就業人員的生活補助和公共福利事業,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挪用、侵占。
集體所有的土地征地各項補償費的使用和收益分配辦法,必須經村民會議或者村民代表會議過半數通過,報鄉級人民政府備案。
2、江蘇省
《江蘇省征地補償和被征地農民社會保障辦法》(江蘇省人民政府令第93號)
第十六條 土地補償費歸被征地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所有,但應當將不少于70%的農用地土地補償費支付給16周歲以上被征地農民。
安置補助費用于16周歲以下被征地農民的生活補助和16周歲以上被征地農民的社會保障。
地上附著物和青苗補償費歸其所有者所有。
3、福建省
《福建省實施辦法》(2012年修正)
第二十六條 土地補償費支付給行使土地所有權的集體土地經營管理單位。但被征收的屬農民承包經營的土地或者自留地,集體土地經營管理單位又未能調整其他數量和質量相當的土地給農民繼續承包經營的,應當將不少于百分之七十的土地補償費支付給被征地農民;集體土地經營管理單位有條件將土地補償費用于發展生產、解決農民生活出路的,可以在取得被征地農民同意后,統一安排使用。可以調整其他土地給被征地農民,但質量和數量不相當的,土地補償費的分配比例由集體土地經營管理單位與被征地農民協商確定。
集體土地經營管理單位依照前款規定取得的土地補償費應當設立專戶管理,用于發展生產、安排多余勞動力以及被征地農民的生活補助。
土地補償費的使用管理辦法應當由被征地集體經濟組織的成員表決確定,收支情況至少每六個月公布一次,接受本集體經濟組織成員監督。
禁止任何單位和個人截留、挪用、侵占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使用土地補償費。
4、湖南省
《湖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加強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征地補償費分配使用監督管理的通知》(湘政辦發〔2008〕15號)
一、明確征地補償費的性質和征地補償的分配范圍及分配辦法
征地補償費包括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以及地上附著物和青苗的補償費,是對被征地農民和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失地的補償。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屬于集體資金,地上附著物和青苗的補償費屬于所有者所有,不應與財政資金混同管理和使用。征地補償費要按照公正合理的原則進行分配。農村集體土地被征收后,在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內部調整承包地的,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在該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范圍內統一分配。農村集體經濟組織不能調整承包地給被征地農民,也沒有對被征地農民進行安置的,必須將不少于75%的土地補償費支付給被征地農民。被征地農民如不需要統一安置,安置補助費全部發放給被征地農民。安置補助費必須專款專用。土地被全部征收,且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撤銷建制的,土地補償費應全部用于被征地農民的生產生活。“撤村建居”時,在集體資產處置前,被征地農民繼續享有原集體資產的分配權益。要嚴格規范征地和補償行為,不得降低國家和省規定的補償標準,不得貪污、截留、挪用、擠占應當支付給農民的各項費用。按照規定留歸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的土地補償費屬農民集體資產,應當納入公積金或公益金,嚴格管理,首先應主要用于被征地農民的社會保障支出,其次可以用于發展生產、增加積累、集體福利、公益事業等方面,不得用于發放干部報酬、支付招待費用等非生產性開支。
《益陽市人民政府關于調整資陽區赫山區征地補償標準的通知》(益政發〔2013〕13號)
四、根據省政府辦公廳《關于加強農村集體土地經濟組織征地補償費分配使用監督管理的通知》(湘政辦發〔2008〕15號)和市人民政府《關于調整征收農村集體土地有關補償標準的通知》(益政發〔2008〕2號)文件的要求,按照征地補償費主要用于被征地農民的原則分配征地補償費。農村集體土地被征收后,在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內部調整承包土地的,征地補償費在該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范圍內統一分配;農村集體組織不能調整承包土地給被征地農民,也未對被征地農民進行安置的,必須將不少于87.5%的征地補償款支付給被征地農民;土地被全部征收,且農村集體組織撤銷建制的,征地補償費應全部用于被征地農民的生產生活。“撤村建居”時,在集體資產處置前,被征地農民繼續享有原集體資產的分配權益。嚴格規范征地和補償行為,不得降低國家、省和市規定的補償標準,確保自征地補償安置方案公告之日起3個月內全額支付征地補償費。
按照規定留歸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的征地補償費屬于農民集體資產,應當納入公積金或公益金進行嚴格管理,首先應主要用于被征地農民的社會保障支出,其次可以用于發展生產、增加積累、集體福利和公益事業等方面,不得用于發放干部報酬、支付招待費用等非生產性開支。
5、山西省
《山西省征收征用農民集體所有土地征地補償費分配使用辦法》(山西省人民政府令第182號)
第十二條 土地被全部征收,同時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撤銷建制的,土地補償費80%分配給被征地農戶;其余20%平均分配給征地補償方案確定時,本集體經濟組織依法享有土地承包經營權的成員。
土地被全部征用的,其土地補償費以不低于80%的比例支付給被征地農戶,剩余部分留給村集體經濟組織。
第十三條 已確權確地到戶的土地被部分征收或征用的,其土地補償費以不低于80%的比例支付給被征地農戶;其余20%留給村集體經濟組織。
未確權確地到戶的土地被征收征用后,其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以不低于80%的比例平均支付給征地補償安置方案確定時,本集體經濟組織依法享有土地承包經營權的成員;其余部分留給農村集體經濟組織。
第十四條 地上附著物補償費和青苗補償費應當全部支付給地上附著物和青苗的所有者。
6、遼寧省
《遼寧省人民政府辦公廳轉發省農委等部門關于農村集體土地征地補償費用分配、使用和管理意見的通知》(遼政辦發[2008]95號)
三、進一步明確征地補償費用分配辦法
(一)農民家庭承包土地被依法征收、征用的,被征地農民持土地承包經營權證,按照登記的承包地塊對應面積獲得相應的土地補償費,其中支付給被征地農戶部分不得少于80%,集體留用部分不得多于20%。承包方獲得安置補助費的數額,按照承包方家庭成員中需要安置的農業人口計算。地上附著物及青苗補償費據實支付給其所有者,有約定的從其約定。
7、河南省
《河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規范農民集體所有土地征地補償費分配和使用的意見》(豫政辦〔2006〕50號)
二、嚴格確定征地補償費分配原則和分配比例
堅持土地補償費主要用于被征地農戶的原則。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以任何名義侵占被征地農戶依法享有的土地補償費,不得以婦女未婚、結婚、離婚、喪偶等為由,剝奪、侵害其依法享有的土地補償權益。
已承包到戶的農村集體所有土地被全部或部分征收的,其土地補償費以不得低于80%的比例支付給被征地農戶,其余部分留給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其中農村集體所有土地被全部征收并撤銷建制的,其土地補償費以不得低于80%的比例分配給被征地農戶,其余部分平均分配給征地補償安置方案確定時本集體經濟組織依法享有土地承包經營權的成員。
未承包到戶的農村集體所有土地被全部或部分征收的,其土地補償費以不得低于80%的比例平均支付給征地補償安置方案確定時本集體經濟組織依法享有土地承包經營權的成員,其余部分留給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其中農村集體所有土地被全部征收并撤銷建制的,其土地補償費要全部平均分配給征地補償安置方案確定時本集體經濟組織依法享有土地承包經營權的成員。
征地涉及移民的,土地補償費分配辦法按國家有關規定執行。
地上附著物補償費和青苗補償費要全部支付給地上附著物和青苗的所有者。
安置補助費根據不同的安置途徑支付。由用地單位或者其他單位統一安置被征地農戶的,支付給負責安置的單位;不需要統一安置的,屬于已承包到戶的安置補助費,要全部支付給被征地農戶。屬于未承包到戶的安置補助費,以不得低于80%的比例平均支付給征地補償安置方案確定時本集體經濟組織依法享有土地承包經營權的成員。
8、甘肅省
《甘肅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的通知》(甘政辦發[2006]41號)
第八條 土地補償費支付給享有被征收土地所有權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
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利用農村集體機動地、
承包農戶自愿交回的承包地、承包地流轉和土地開發整理新增加的耕地等,調整質量和數量相當的土地給被征地農戶繼續承包經營的,土地補償費留作集體發展基金。
農村集體經濟組織不能調整土地的,依法經本集體經濟組織村民代表會議三分之二以上代表同意,將不低于80%的土地補償費用于被征地農民個人的生活安置、支付被征地農民的養老保險金,其余土地補償費留作集體發展基金。
9、吉林省
《辦公廳轉發省農委關于加強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征地補償費分配管理意見的通知》(吉政辦明電〔2009〕28號)
征地補償費分配管理的有關政策
(一)統一明確征地補償費的分配比例。2005年1月1日至本意見實施以前發生的土地補償費是否用于農戶分配,由縣(市、區)人民政府決定,但分配給農戶的比例不得高于80%。本意見實施后,集體經濟組織土地全部被征收,并且已經撤銷建制的,土地補償費全部用于農戶分配;集體經濟組織土地被部分征收或雖被全部征收,但尚未撤銷建制的,土地補償費80%用于農戶分配,20%留歸集體經濟組織。被征地農民社會保障費用的落實,按國辦發〔2006〕29號文件規定執行。
征收以家庭承包方式承包的農村土地,需要由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安置的,安置補助費由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管理和使用;由其他單位安置的,安置補助費支付給安置單位;不需要統一安置的,安置補助費發放給被安置人員或者征得被安置人員同意后用于支付被安置人員的保險費用。
本意見實施后,征收以其他承包方式承包的農村土地和集體所有的道路、溝渠等,安置補助費80%用于農戶分配,20%留歸集體經濟組織。其中,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土地被全部征收,并且已經撤銷建制的,留歸集體經濟組織的安置補助費要全部用于農戶分配。
地上附著物及青苗補償費要全部支付給地上附著物和青苗的所有者。
按照國家法律、政策和本意見規定,凡是留歸集體的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要按照《村集體經濟組織會計制度》規定,全額記入公積公益金管理,用于發展生產、增加積累、集體福利、公益事業等方面,不得用于發放村干部報酬、購買轎車、支付招待費、捐贈、贊助等非生產性支出。不得用于個人分配。對違背政策使用留歸集體的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行為,要依據《吉林省農村集體資產管理條例》、《吉林省農村審計條例》等有關規定處理。
10、天津市
《天津市人民政府批轉市農委關于加強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征地補償費分配使用監督管理工作意見的通知》(津政發[2006]62號)
(六)土地補償費分配比例。土地被全部征收或征用(撤村建居)的,土地補償費90%用于分配,10%作為善后預備資金,用于漏登、錯登等人員土地補償費的發放。
土地被大部分征收或征用(原集體經濟組織建制保留或經調整保留)的,土地補償費的 85%用于分配,15%由村集體經濟組織安排使用。
土地被部分征收或征用的,土地補償費的 80%用于分配,20%由村集體經濟組織安排使用。
11、海南省
《海南省人民政府關于印發的通知》(瓊府〔2006〕21號)
第十三條 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或者村民自治組織沒有條件調整數量與質量相當的土地給被征地農民繼續承包經營的,土地征地補償費應當按不少于70%的比例支付給被征地農民。
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或者村民自治組織依法取得的屬于集體經濟組織或者村民自治組織留成的土地補償費應當實行專款專用,用于被征地農民參加保險、發展二三產業、農村公共設施建設。嚴禁將土地補償費出借、私分以及挪用于與發展生產、集體公益事業無關的非生產性開支。
對于耕地征地補償的標準,各地政府會根據國家出臺的征地政策文件作為參考,因此每一個地方的征地補償標準都是不一樣的,造成這一差異的主要原因就是各地的經濟發展存在著差別,那么在國家的土地管理法中,對于賠償的標準設置了下線,并且對于征收程序也做出了規定。
政府征用土地賠償標準
2020集體土地征收政策的賠償標準
2020農村土地征收補償最新標準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軍人離婚應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2-17快遞被他人拿走誰負責
2021-03-01有關收養孩子條件和手續是什么 ,收養協議書怎么寫
2021-01-22緊急拘留是什么意思
2021-01-04商業銀行解散的事由是什么
2021-02-21單位集資房糾紛適用什么法律
2020-12-08離婚調解無效何時判
2020-12-12準予離婚調解書不服怎么辦
2020-12-22行政訴訟超過半年沒有結案怎么辦
2021-01-03涉及房產確權的離婚案件訴訟費用法律有沒有統一的標準
2021-01-16哪些人不能擔任法定代表人
2021-02-23繳納住房公積金是不是單位的職責
2020-12-19買賣合同要注意什么
2020-11-30勞動調解用人單位可以不到場嗎
2020-11-29新車投保應注意什么問題
2020-11-28從海運保險角度淺析國外進口商對貿易合同的選擇
2020-12-29違規超車出人命保險賠嗎
2021-02-09“車泡水”車險是否應該賠償
2021-01-09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的具體內容是什么
2021-01-29公眾責任保險費用
2021-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