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追究刑事責任與免除處罰的區別
(一)免于處罰的情形
1、凡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外犯罪,依照本法應當負刑事責任的,雖然經過外國審判,仍然可以依照本法追究,但是在外國已經受過刑罰處罰的,可以免除或者減輕處罰。
2、對于犯罪情節輕微不需要判處刑罰的,可以免予刑事處罰。
3、對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其中,犯罪較輕的,可以免除處罰。
4、犯罪分子有揭發他人犯罪行為,查證屬實的,或者提供重要線索,從而得以偵破其他案件等立功表現的,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有重大立功表現的,可以減輕或者免除處罰。
5、犯罪后自首又有重大立功表現的,應當減輕或者免除處罰。
6、又聾又啞的人或者盲人犯罪,可以從輕、減輕或者免除處罰
7、正當防衛明顯超過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損害的,應當負刑事責任,但是應當減輕或者免除處罰;緊急避險超過必要限度造成不應有的損害的,應當負刑事責任,但是應當減輕或者免除處罰。
8、對于預備犯,可以比照既遂犯從輕、減輕處罰或者免除處罰;對于中止犯,沒有造成損害的,應當免除處罰;造成損害的,應當減輕處罰;對于從犯,應當從輕、減輕處罰或者免除處罰;對于被脅迫參加犯罪的,應當按照他的犯罪情節減輕處罰或者免除處罰。
(二)不追究刑事責任與免于處罰的區別
不追究刑事責任:是因為立案后經偵察后確認沒有犯罪事實,或者犯罪情節顯著輕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責任,或者具有其他依法不追究刑事責任情形的,案件就此終結。
免于處罰:是有刑事犯罪的發生,但因其他法定情形,如行為人不滿14周歲或不滿16周歲等,作出的一種處理結果。
我們要區分清楚免于追究刑事責任與免于處罰之間的區別,雖然這二者看起來很相似,但確實是不同的。我國《刑法》中對免于追究刑事責任的具體情形做出了規定,其中就包括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情況。如果對免于追究刑事責任的決定不服的話,可以在規定時間內申請復核。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進行的解答,不追究刑事責任是指沒有犯罪事實、犯罪情節輕微不追究責任的情形,而免于處罰是指構成犯罪,但因犯罪年齡不足或者精神病人犯罪等不予處罰的情形。讀者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交通事故腦部傷殘鑒定什么時候可以做
2021-03-17離婚時的小孩撫養權怎么判
2020-12-26侵權損害賠償怎么計算
2021-01-12管轄異議有時間限制嗎
2021-02-10行政處罰作出后未送達生效嗎
2020-12-26不服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怎么辦
2020-11-26實習證明格式是怎樣的
2021-02-20保險條款和費率的審批與備案
2021-03-10壽險投保時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1-02-18掛靠車輛出事故的保險費保險公司賠不賠
2020-12-12車輛發生保險事故如何妥善處理
2021-03-04海洋貨物運輸保險單
2020-12-22淺析道路交通事故中保險公司應承擔的責任
2021-02-26司機肇事逃逸保險賠償嗎
2021-01-31受害人無勞動收入保險公司可以拒賠誤工費嗎
2021-01-15土地出讓需要交哪些費
2021-01-26農村房屋拆遷時補償可不可以按照城市房屋拆遷補償標準來補償
2021-01-31多年居住的房子被拆遷方說是“違建”,拆除的法定程序是什么
2020-11-17買了違建的房屋遇到拆遷怎么辦
2021-01-08農村房屋拆遷安置,是按照戶口補償還是按面積補償
202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