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在校期間受傷責任如何承擔
一、未成年人在校期間自身受到人身傷害,責任如何承擔
2010年7月1日正式施行的《侵權責任法》對于未成年人在幼兒園、學?;蛘咂渌逃龣C構學校、生活期間遭受傷害的問題,做了更加詳細的規定,并且有些規定還加重了幼兒園、學?;蛘咂渌逃龣C構的責任,明確了各種情況下的責任認定原則。
(一)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在校期間受到人身傷害賠償
《侵權責任法》第三十八條規定,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在幼兒園、學校或者其他教育機構學校、生活期間受到人身損害的,幼兒園、學?;蛘咂渌逃龣C構應當承擔責任,但能夠證明盡到教育、管理職責的,不承擔責任。
此規定針對的是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在學校受到傷害時如何承擔責任的問題,其中首次明確了對于幼兒園、學?;蚱渌逃龣C構所要承擔的是過錯推定責任。即一旦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在幼兒園、學校等教育機構遭受傷害,首先認定幼兒或者學校是有過錯,應該由其承擔責任。這主要出于更加保護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的需要,一般來說,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從這個法律詞匯上就可以很清楚的理解出,其沒有行為能力,這個沒有行為能力可能是年齡太小,或者是精神智力低下,無論何種情況,他們都是沒有行為能力的,都需要由監護人或者其他外人加以照顧、管理的人,一旦這樣的人出現了任何的傷害事故,他們首先是缺乏辨別能力,其次也不知道如何防范,基本上沒有任何抵抗能力,對于他們,必須從各種方面加以嚴格的保護,對于他們的照顧、管理義務必然是要更加的嚴格、苛刻。所以說,一旦他們遭受到傷害事故,首先推定幼兒園、學校有過錯,必須要由幼兒園、學校等承擔責任。
但是凡事總有起因,推定幼兒園、學校有過錯,不表示他們就真的有過錯,或者完全都是他們的過錯,幼兒園、學校如果認為不是自己的過錯導致的,并且有證據證明自己已經盡到了教育、管理職責的,就不要承擔責任。只不過,這樣的舉證證明義務被分配給了幼兒園、學校等教育機構,大大減輕了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的舉證責任從現實考慮,這也是合理的,這當然也更加促進幼兒園、學校去加強自己的管理、教育義務,同時,為了盡量避免自己承擔責任,也促使其采取各種有利于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的措施去保護他們,或者哪怕是為了證明自己沒有責任,而去采取安裝監控攝像等手段,這些行為都會對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的保護更加的有力,對減輕自己的過錯都是有利的。
(二)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在校期間受到人身傷害賠償
《侵權責任法》第三十九條的規定是,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在學?;蛘咂渌逃龣C構學校、生活期間受到人身損害,學校或者其他教育機構未盡到教育、管理職責的,應當承擔責任。
本條規定即將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受到傷害賠償責任與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受到傷害賠償責任明確的區分開了。前者主要屬于過錯推定責任,即學?;蚱渌逃龣C構不能夠舉證證明自己完全做到了安全保障義務,沒有任何過錯的,學校或其他教育機構就要承擔賠償責任,那么此時的過錯的舉證是由校方來承擔;而后者屬于過錯責任,即學校有過錯才承擔責任,此時的過錯舉證是由受害方來承擔,不實行舉證責任倒置。如果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及其監護人不能舉證證明學校和其他教育機構都未盡到教育、管理職責,則學校和其他教育機構不承擔責任。這樣就減輕了校方的責任,法律之所以區分責任,主要考慮到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思維方式和行為沒有健全,自己不足以考慮和保護自身的安全,那么法律就要賦予學?;蛘咂渌逃龣C構用更多了精力來保障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的人身安全。而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能夠獨立的對自己的行為和后果進行思考,雖不會那么全面但有一定的作用,因此法律就減輕了校方在這類人群上的責任。
(三)未成年人遭受第三人的傷害賠償
《侵權責任法》第四十條規定:“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在幼兒園、學?;蛘咂渌逃龣C構學習、生活期間,受到幼兒園、學?;蛘咂渌逃龣C構以外的人員人身損害的,由侵權人承擔侵權責任;幼兒園、學?;蛘咂渌逃龣C構未盡到管理職責的,承擔相應的補充責任?!痹诖饲樾蜗拢谌耸侵苯忧謾嘈袨槿?,學校實施的是間接侵權行為,因此,首先考慮由第三人承擔賠償責任,在此前提下再考慮學校等教育機構的過錯大小結合第三人償付能力大小確定學校承擔的補充責任。需要說明的有二,其一,關于舉證責任,結合《侵權責任法》第三十八條、第三十九條對學校等教育機構的舉證責任的區別規定,按照法律體系內部評價的一致性,當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受到第三人侵權時,學校等教育機構未盡管理職責的證明責任在被告,而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受到第三人侵權時,學校等教育機構未盡管理職責的證明責任在原告。其二,關于學校等教育機構的過失程度,相對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學校等教育機構對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應當盡更高的注意義務。
同時需要提及的是,依據《侵權責任法》第二十六條規定:“被侵權人對損害的發生也有過錯的,可以減輕侵權人的責任”,即過失相抵規則。那么,在第三人致在校未成年人學生人身損害時,被侵權人有過錯時是否適用過失相抵規則問題,應區分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兩種情形。〔6〕在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受侵害的場合,不能適用過失相抵,而在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場合,應根據行為的性質、類型及其他因素判斷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是否與有過失(同時結合考慮監護人的與有過失),從而判斷是否減輕第三人的侵權責任
二、學校與未成年學生之間的法律關系
弄清學校與未成年學生的關系,是處理好此類案件至關重要的前提。未成年學生進入學校之后,學校對未成年學生履行的不是監護職責,而是教育管理職責。這種教育管理職責不是由學校和未成年人的監護人自行約定的,而是由法律直接加以規定的。其法律依據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19條、《義務教育法》第16條第2款和《未成年人保護法》第13條、第14條、15條、16條等。法律的這些條款,對學校的性質、職責和對未成年學生的保護等,作了非常明確的規定。根據這些規定,學校是學生進行系統教育的機構,其基本職能是對學生進行教育,發展其智力、培養其能力。為了實現這一目的,學校必須同時履行教育和管理兩種職責,學校的這種教育管理職責,是法律給學校直接規定的法定職責。
有人認為把學校對未成年學生履行的責任界定為教育管理職責會降低學校對未成年學生的保護責任。其實,這種擔心完全是沒有必要的,因為在學校的法定教育管理職責中,已經完全包含要充分地保護未成年學生的生命、健康、安全等義不容辭的責任,這種法定的管理責任的保護力度并不比監護責任的保護力度低。那種硬要把學校的教育管理職責變更為法律意義上的監護職責的認識,不但在法律上找不到依據,而且在實踐中也是完全沒有必要的。
對于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學校承擔補充責任。如果你有其他疑問,可以向我們律霸網的律師進行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簡介:
石花,2019年取得《法律職業資格證書》,在校期間多次榮獲國家勵志獎學金、學校獎學金、三好學生等榮譽,法學理論功底深厚。2020年在公司擔任法務,期間為公司解決多項法律問題?,F執業于榮獲“全國律師行業先進黨組織”、“貴州省優秀律師事務所”、“貴陽市優秀律師事務所”榮譽稱號的貴州馳宇律所事務所。執業期間,辦理了諸多民事訴訟案件與非訴案件,取得良好的效果,積累了豐富的工作經驗。擅長于合同糾紛、侵權糾紛、婚姻家庭糾紛、交通事故、民間借貸等訴訟業務,對刑事辯護案件也深有研究。始終秉持“誠信執業、追求卓越”的執業理念,盡最大努力維護當事人的權益,為委托人提供優質高效的專業法律服務。
掛名股東能強制退出嗎
2021-02-17房屋租賃協議范本
2021-02-24處理人事爭議的原則有哪些
2020-12-02婚前協議只簽名沒按手印是否有效
2021-02-11著作權訴訟時效改為三年了嗎
2021-02-11立約定金后未簽合同怎么賠
2021-02-15反擔保幾天可以解除
2021-03-18在公司受傷了公司應該賠償什么
2020-12-21怎么起訴違建,個人可以起訴廠房違建嗎
2021-01-08房地產評估有哪幾種評估類型
2021-01-14簽訂的就業協議可以約定違約金嗎
2021-03-26勞動鑒定的一般程序
2021-02-24競業限制名字簽錯有效力嗎
2020-12-20實習期上高速怎么處罰
2021-02-09人壽保險的理賠時間是怎么規定的
2020-12-02建筑工程保險的承包方式
2021-01-13短期財產人身保險業務償付的計算
2021-02-09旅游財物被盜旅行社該賠嗎
2020-12-24保險合同采取的形式包括什么
2021-03-15公眾責任險評估的主要內容
2020-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