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訂后的我國現行刑法在總則第67條對自首作了一般性規定。對此,學界已進行了比較深入地研討,但是,對于刑法分則是否規定了自首問題,尚未引起充分重視。我們認為刑法分則對自首有特別規定,此即我們指陳的所謂“特別自首”。由于這種自首關乎自首的各類劃分問題,因此擬在拙文中一并加以論述。
刑法分則相關的三個條文
我國刑法第164條第一款規定:“為謀取不正當利益,給予公司、企業的工作人員以財物,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數額巨大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第2款規定:“單位犯前款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并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前款的規定處罰。”而第3款規定:“行賄人在被追訴前主動交待行賄行為的,可以減輕處罰或者免除處罰”。刑法第390條第1款規定:“對犯行賄罪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因行賄謀取不正當利益,情節嚴重的,或者使國家利益遭受重大損失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節特別嚴重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可以并處沒收財產”。而第2款規定:“行賄人在被追訴前主動交待行賄行為的,可以減輕處罰或者免除處罰”。刑法第392條第1款規定:“向國家工作人員介紹賄賂,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而第2款規定:“介紹賄賂人在被追訴前主動交待介紹賄賂行為的,可以減輕處罰或者免除處罰”。對于上述三個條文所規定的,犯罪人“在被追訴前主動交待”其犯罪行為的,“可以減輕處罰或者免除處罰”,如何理解呢?在目前的著述中未見到對這一問題的明確解釋。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處理自首和立功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問題解釋》(以下簡稱高法《關于自首和立功的解釋》)對此也未予明確界說。為了正確理解和貫徹刑法中的自首制度,上述問題不容回避,急需作出明確的回答。
刑法分則規定了特別自首
我們認為刑法第164條第3款、第390條第2款和第392條第2款系刑法分則關于特別自首之規定。主要理由如下:
1.所規定的行為符合自首的本質特征。三個相關條款對于該類行為描述、措詞及處理均為一個模式;此即“犯罪人在被追訴前主動交待其犯罪行為的,可以減輕處罰或者免除處罰”。而犯罪人在被追訴前主動交待其犯罪行為的,表現為下列情況:(1)犯罪人犯罪后,主動投案并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這種情況符合刑法第67條第1款的規定,屬于典型的自首。(2)犯罪人犯罪后由于他罪被司法機關或群眾強制其歸案主動交待了所犯的未被司法機關掌握的屬于刑法分則三個相關條款規定的犯罪,這種情況符合刑法第67條第2款的規定,應該以自首論。以上兩種情況,如果沒有刑法分則三個相關條款的特別規定,適用刑法第67條完全可以作出相應的處理。現在,由于有了刑法分則的特別規定,根據特別法優于一般法的原則,應該適用刑法分則加以處理。從純粹語義角度拆析,“犯罪人在被追訴前主動交待其犯罪行為”,還存在第三種情況,此即犯罪人在被動歸案后如實交待其犯罪行為。這種情況屬于坦白而非自首。其實,刑法分則三個相關條文所規定的行為類型不包括上述情況。對刑法分則的這一規定的拆解,要結合“假定”和“處理”兩個部分進行闡釋。法律規范有其獨特的規范結構和解釋方法,處理部分通常對假設部分的涵義起著一定的制約作用,欲求假設部分的真正涵義需要聯系處理部分的規定。就我們所列舉的刑法分則三個相關條款的規定來說,處理部分的規定是“可以減輕或者免除處罰”,這就意味著被動歸案的情況被排除在外了。我國刑法總則沒有規定坦白制度,從立法精神上說,對自首犯與坦白犯不會規定同樣的刑事責任,更不能讓個別坦白犯得到比一般自首犯更加寬大的處理。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反擔保抵押是什么意思,適用哪些情況
2020-12-30防范買車糾紛 律師出8招
2020-11-10醫院發生火災怎么辦
2020-11-30繼承權放棄與繼承權喪失有哪些區別
2020-11-27交通事故的殘疾賠償金或死亡賠償金計算標準中的“上一年”指哪一年
2021-02-04交通事故致人死亡的如何索賠
2021-02-20遺產繼承公證怎么辦理
2021-03-14勞動者拒簽合同怎么辦
2021-01-19勞動合同變更是怎么回事
2021-02-25勞務合同應遵循什么原則
2021-01-13員工上班玩手機公司可以辭退嗎
2021-01-06意外險怎么買
2020-12-29保險合同轉讓都有哪些需要注意的事項
2020-11-22偽造保單該如何報案
2021-03-03誰負責對外資保險公司實施監督管理
2021-01-13交通事故不理賠情形
2020-12-20車禍后保險公司理賠時間
2021-03-20中國人民保險公司關于印發《中國人民保險公司全資直屬企業暫行管
2021-03-04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什么意思
2021-01-14承包土地多少錢一畝,土地承包合同
2020-11-26